隨著華爾街對AI資本支出節奏的疑慮升溫,科技股自高點明顯拉回,半導體與大型科技龍頭受獲利回吐影響,資金正流向醫療、消費等防禦性板塊。
美國科技股遭遇近年罕見的修正壓力。過去兩日,Nasdaq指數下挫逾2.4%,創下自四月以來最大跌幅,半導體板塊跌幅達1.5%,而權重極高的信息技術產業板也下滑1.1%。市場分析普遍認為,這一波修正是多重因素交錯下的結果,包含資金獲利了結、AI板塊資本支出過熱疑慮、以及聯邦政府可能涉足產業的政策風險。 自「Liberation Day」後,科技龍頭如Nvidia(NVDA)、AMD(AMD)、Palantir(PLTR)等不斷衝高,累積漲幅達40%,卻也讓估值顯得偏高。例如,Palantir一度達到200倍銷售高本益比,近來降至150倍,顯示炒作熱度明顯收斂。多位投資機構人士指出,科技板塊過度買超後,出現「買在謠言、賣在事實」的獲利回吐現象。 此外,市場對於AI資本支出的增速開始出現分歧。Meta(Meta Platforms)、微軟(Microsoft, MSFT)等公司先後傳出部門重組及高層對估值的警示,加深了回檔壓力。部分投資人亦憂慮,若美國政府在CHIPS Act下要求取得晶片企業股權,可能對產業自由發展造成干預,引發部分短線撤離。 然而,多數投資專家認為,這波資金輪動屬於健康回檔。Mindset Wealth Management代表強調:「科技板塊過熱後回落,資金流向醫療、消費等防禦型族群,是市場正常再平衡現象。」且有華爾街策略師預期,若聯準會本週釋出降息訊號,短線賣壓將緩解,資金仍可能回流科技板塊。 終究,AI題材雖短期受壓,長遠並不構成結構性下跌。中小型成長股、公用事業、醫療保健股或將於接下來的兩至三個月成為新焦點,隨基本面明朗,科技產業依舊有望再次領漲美股大盤。但目前投資人須密切留意政策動向與資本支出調整對產業的深層影響。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