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儘管美國經濟復甦力道不如市場預期的樂觀,
但在聯準會決議延長救市政策的預期心理下,
美股本周未湧現恐慌性賣壓,
昨(7/30)日道瓊指數開盤跌破月線後,盤中跌幅一度擴大至 2.06%,
不過投資人很快從破月線的恐慌,回到聯準會強力寬鬆政策的樂觀情緒,
終場跌幅收斂至 0.85%,持續在月線附近上下盤整,
與台股關聯性較高的納斯達克指數,在遠距商機可能延續到 2021 年的預期心理下,
走勢相對道瓊強勢,上周五短暫跌破月線後,本周一到四看跌不跌,持續在月線附近震盪,
台積電(2330)週二(7/29)走勢熄火後,台股整體盤面從拉台積出中小,
變回題材類股漲跌互現的盤勢,繼昨(7/30)日大漲 181.95 點後,
今(7/31)日不受道瓊大跌 2 百點影響,在平盤到小跌附近震盪,
終場加權指數下跌 58.12 點,以 12,664.8 點作收,成交量 2078.36 億,
回到台積電(2330)飆漲前 2 千億的水平。
(圖片來源 : 證交所)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信用危機,對美元價值的恐慌
這次肺炎肆虐全球,
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經濟,聯準會大開印鈔機,
先是透過無限 QE,承接市場上被拋售的債券,以解決債券市場的短期流動性風險,
接著再開出 3000 億美元融資計畫、目標資產借貸機制 (TALF)、
商業借貸機制 (Main Street Business Lending Program)三個藥方
以緩解大企業及中小企業現金短缺的危機,
針對一搬家庭被裁員的短期生活費問題,
則由美國政府推出了 2 兆美元的經濟刺激方案(Q2 每周 600 美元失業金的來源),
金融市場的危機在聯準會及美國政府全力超前部屬下,從大空頭變成大多頭,
但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表卻也由 3.6 兆美元變成 7 兆美元,
更重要的是,毫無節制的揮霍美元的信用,讓投資人對美元的價值產生懷疑,
這種對美元價值的恐慌,除了反映在美元指數走弱及股票市場跌不下去之外,
最明顯的就是黃金的價格,3 月底聯準會撒錢開始,黃金價格就不斷向上推高,
從 3 月低點 1,500 美元一路走揚,到 7 月底已逼近 2 千美元,
投資人的資產配置變成是在貴金屬與股票之間作出選擇,不少資金就算減碼股票,
也是直接轉進黃金,而不是以現金的形式留在帳上。
(圖片來源 : 富途牛牛)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科技巨頭財報優於預期
美國大型科技股在 QE 資產價格推升行情中,
吸引了絕大部分的資金,除了引發股市、社會財富 M 型化的疑慮,
也讓政府擔心這些大型科技公司在疫情期間快速擴張的業務及影響力,
是否會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為此美國眾議院 29 日召開反壟斷聽證會,
蘋果、Google、亞馬遜、臉書的執行長以視訊的方式參加,
也讓這些大型科技股的股價走勢在周三之前受到壓制,
不過昨(7/30)日盤後,四巨頭公布上一季財報,
全部超預期,盤後股價也都至少漲 5%,其中台股關係最密切的蘋果,
盤後上漲 6.44%,站上 400 美元關卡,同時為了讓一般投資人能夠買的起蘋果的股票,
蘋果宣布將在 8 月底進行第 5 次股票分割,每 1 股分割成 4 股。
(圖片來源 : 富途牛牛)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一個台積電,兩個世界
台股權王台積電(2330)化身飆股,讓台股 7 月順利站穩 12,000 點,
然而美股胃容量與台股不同的問題,卻讓 ADR 與台灣原股走勢不同調,
原本是 ADR 爆量大漲拉動台股,但在周一台積電(2330)因台股市場資金不夠,
出現漲停板開高走低的走勢後, 就變成一個台積電,兩個世界,
本周開始原股與 ADR 的價差拉大,從 7 月中之前的 3 ~ 4%,
一路擴大增加至 10%,周一拉大到 13%,即便 ADR 昨(7/30)日漲多拉回,
原股與 ADR 的價差依舊高達 7.66%。
(圖片來源 : 小編整理)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外資台股打假球的可能性
期貨大戶指標從 3 月反彈開始,只要大盤上漲就維持淨多單,
大盤下跌就轉為淨空單,但在 7 月這波由台積電(2330)帶動的漲勢中,
期貨大戶的操作卻從順勢操作,變成一路被軋,
如果單純比較外資現貨買賣超與期貨淨空單,
可以推測外資是採作空指數多個股的 Alpha 策略,
但隨著台積電(2330)變成能漲停板的飆股,
外資的策略也由避險變成像是被軋空,
且大盤突破萬二之後,外資在現貨市場的部位買超變賣超,
整體策略從偏多避險,轉為賣股作空,最後,這次是台積電 ADR 大漲帶動台股上揚,
而 ADR 成交額動輒 15 ~ 30 億美元,卻不需要公布每日籌碼,
外資做空台股的背後,也不排除是打假球給台股投資人看,
實際上外資在美股 ADR 與新加坡摩台指期貨又是另一種策略的可能性。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投信 Q3 認養題材股
今(2020)年 Q2 的作帳行情漲幅兇猛,被投信鎖定的作帳股,動輒出現倍數的漲幅,
7 月上旬到中旬,資金從中小型題材股轉往大型權值股後,
各類題材股的走勢都出現 10 ~ 20% 不等的回檔,
不過結帳完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 Q3 的績效,
法人從 7 月下旬開始調整持股,
一些 7 月上旬被拋售或不聞不問的股票,
出現投信進場建倉的訊號,本文透過
1.7/1 ~ 7/17 投信買超張數小於 100 張
2.7/20 ~ 7/31 投信買超張數大於 5 百張
3.7/20 ~ 7/31 投信買超金額大於 1 億元
4.7/20 ~ 7/31外資賣超金額小於 1 億元
(外資可能買超,也可能賣超,但賣超金額比投信少,投信影響力比較能發揮)
四個條件整理出可能在 Q3 被投信鎖定拉抬作帳的股票。
1. 美律(2439)
去(2019)年底 Air pods 在美國購物旺季期間熱賣,
讓 TWS 真無線藍芽耳機的討論度再度升高,
美律(2439)股價也從 11 月中 145 元左右,上漲 12 月底最高 176 元,
由於公司在 11 月法說會釋出的 2020 年展望樂觀,
市場也認為美律(2439) 2020 年的業績與獲利可望挑戰另一個層次,
結果年初爆發武漢肺炎,雖然筆電、雲端等遠距商機帶動了不少電子股業績爆發,
但美律(2439)原本預定開案的產品都尚未開發完成,肺炎疫情嚴重影響開發速度,
Q1 先是受到封城影響,導致工廠無法出貨,Q2 又因新舊產品銜接不利,繼續呈雙位數年減,
雖然在舊款商用及電競耳機出或增加彌補下,Q2 營收 64.4 億較 Q1 51.76 億季增 24.5%,
但上半年整體還是年減 33.9%,也導致過往都是法人愛股的美律(2439),
在 Q2 中小型股活蹦亂跳時,幾乎沒有表現機會。
(圖片來源 : Cmoney)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美律(2439) Q2 營收年減 35.9%,EPS 由 3.8 元下降至 1.47 元,
毛利率及營益率也都因營收規模縮小而下滑,不過該利空可能已經在上半年反應完畢,
展望下半年,原本遞延的 Bose TWS 耳機專案,將於第三季開始量產出貨,
新款蘋果 iphone 揚聲器供貨佔比也將從去(2019)年的 30 ~ 40%,成長至 50%,
負責生產 iphone 揚聲器的立訊合資廠,可望在下半年貢獻更多獲利在財報上,
原本市場一直誤會美律(2439)有接單生產 Air pods,但從公司提供的資訊來看,
美律(2439)目前供貨的 TWS 僅限非蘋陣營,明年與立訊合資的越南廠規模擴大後,
有機會開始承接 Air pods 訂單,整體而言,
美律(2439)的產品週期從 2020 年遞延到 2020 下半年到 2021 年,
從籌碼面來看,投信在 Q2 利空差不多反映完畢後,於 7 月中,台灣高股息調節完持股後進場布局,
而上半年兩度放放空的外資,不懂得見好就收,
目前股價已回到外資放空價格附近,外資卻還有1.8萬張借券賣出尚未回補,
若股價持續走強,很可能上演去(2019)年 11 月軋空外資的行情。
(圖片來源 : 籌碼 K 線) (註 : 以上僅為數據揭露,無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須自負交易風險)

想知道下週的最新選股嗎?
購買 籌碼 K 線APP
觀看最佳選股組合與洞察趨勢!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