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再出手卡綠能產業,太陽能、風力未來恐陷停滯,數據中心電力需求上升、能源供給版圖與價格動盪加劇。
美國新能源產業近期面臨前所未有的政策逆風。總統Donald Trump(川普)本週於Truth Social再度強硬表態,宣布當前政府將不再批准新的太陽能與風力發電專案,並將相關審批權力全面集中至內政部長Doug Burgum辦公室。此舉不僅讓太陽能、風電企業憂心已獲得審核的案子可能失效,也引發市場對能源供給結構的深層隱憂。
川普強烈批判綠能導致電價上漲,特別點名美國大型電力系統——PJM Interconnection。該系統涵蓋東岸13州,近期因資料中心及工業用電需求暴增,電力供給陷入緊繃。今年PJM新電力容量拍賣價格大漲22%,而煤電陸續關停,意味著傳統基載能源逐漸萎縮。根據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資料,實際排隊等待併網的專案以太陽能及儲能為主,可望最快填補供需缺口,但政策阻力使業界前景不明。
事實上,綠能產業成長與聯邦補貼密不可分。川普推動的“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於2027年底全面終止太陽能、風力的投資與產出稅收抵減,替換先前推動產業成長的關鍵政策;此外,美國鋼鐵及銅等關稅加重,也推升綠能建設成本,使項目落地難度倍增。農業部也於本週停止對農地上的太陽能補助,令能源與農業利益再次激烈碰撞。
業界人士警示,美國清潔能源短期發展極可能就此停滯,不僅衝擊TSLA(Tesla)等積極佈局綠色轉型的大型企業,也將影響AI、數據中心等產業的電力取得。例如,TSLA近期在中國推新車型力拼銷量,但未來美國市場若缺乏穩定、低碳電力,競爭力勢必受限;而NVDA(Nvidia)等依賴龐大資料中心運算的科技公司,也可能因電價上升及能源瓶頸受到威脅。
專家分析,儘管短期內政策改革難敵川普政府主導,但美國能源轉型必要性不容忽視。市場或將激烈辯論“能源安全”與“綠能經濟”何者優先。部分企業轉向儲能及高效率天然氣發電作因應,然而在全球減碳壓力及科技產業高速發展下,美國若長期停滯再生能源佈局,恐在未來五至十年落居國際競爭劣勢。社會輿論呼籲國會和業界應積極溝通,尋找能源政策的平衡點,以因應新科技帶動的巨大用電新局。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