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車市場7月銷量顯著成長,電動化與混合動力車型分進合擊,亞洲混合動力強勢崛起,歐美價格戰持續升級。
近年全球汽車業正歷經快速轉型,7月新車銷售數據顯示主要市場動能強勁,加速推動電動化與混合動力技術演進。根據Automotive Intelligence Center最新報告,今年7月全球輕型車(LV)年化銷售率提升至每年9,400萬輛,年增逾6%,總量達740萬輛,展現市場復甦力道。美國7月輕型車銷量年增8.6%,達140萬輛,在OEM(原廠)積極控管價格下,交易均價月減2%,至45,134美元,且激勵措施持續加碼,支持消費需求。中國持續著政府補貼驅動的換購潮,月銷量增加9.2%,但政府近期介入遏制車企惡性降價,要求大型廠如比亞迪停止無理降價,以穩定產業秩序。歐洲部分則表現分歧,德國、土耳其因新車與EV(Electric Vehicle)激勵成長明顯;法國、義大利及英國則呈下滑局面,尤其法國今年月月銷量負成長。
混合動力FHEV(Full Hybrid Electric Vehicle)正悄然崛起於亞太市場,被視為BET(BEV, Battery Electric Vehicle)充電設施不足、成本高昂及里程焦慮等痛點下的理想過渡方案。日本與韓國消費者面臨純電車選擇局限,因此FHEV成為主流選項,2025年Q1亞太地區(不含中國)FHEV銷量季增10%,速度高於整體新車銷量的5%成長。日本FHEV市占預計2030年將逾31%、韓國可望達1/3,印度則在政策與法規驅動下逐漸擴展,2030年目標市占16%。東南亞受限於充電網絡落後與日系品牌影響力,FHEV銷售預期至2030年佔當地總量20%。
雖然EV長期仍被政策列為主軸,但眼前因基礎設施建設滯後與消費者接受度問題,傳統車廠如Toyota、Hyundai、Kia選擇強化混合動力佈局。Kia近期宣布擴充FHEV車型,Genesis亦以GV80 FHEV模組挾持SUV市場。此策略讓亞洲品牌在與中國低價BEV競爭時,更具彈性與競爭力。與此同時,中國EV價格戰持續升溫,惟官方介入後折扣減緩,有助於市場秩序回穩。
美國、歐洲則仍以EV前進,惟美國出口與高利率壓力,歐洲受經濟復甦遲緩且政策推動不一影響,銷量增長分歧。土耳其在EV補助與外資車型引進下,月銷量年增15%,反觀俄羅斯因信貸受限與政策管制,需求持續疲弱。
綜合來看,全球汽車產業正朝多元動力及策略競爭路徑邁進。短期內混合動力勢頭將持續推升,為汽車電動化生態系贏得時間;但EV與先進動力技術中長期仍是主流方向。車企需因地制宜調整佈局,把握混合動力撫平轉型陣痛的契機,並兼顧規範、基礎設施與消費者習慣,才能在激烈競爭下擴大市占,迎接新世代汽車產業格局。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