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微軟、亞馬遜等一線巨頭投資額翻倍,AI產業景氣憂喜參半,市場熱度與現實需求呈現拉鋸。
人工智慧(AI)產業在2024年再掀投資旋風,隨著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公開坦言「AI已出現泡沫跡象」,科技巨擘卻持續大手筆砸下千億美元。微軟(Microsoft, MSFT)喊出年度資本支出突破1200億美元;亞馬遜(Amazon, AMZN)、Alphabet(GOOGL)及Meta Platforms(META)同樣調升全年資本投資預期,各家高層皆表示這是因應AI需求強勁成長的必然之舉。
Altman直言,目前AI「瘋狂」的資本追逐與泡沫氛圍已讓估值脫離現實,甚至預告OpenAI將在「不久的未來」於資料中心建設方面花費兆美元規模。OpenAI與Google Cloud的協議也顯示,短期內雲端算力供給已難以滿足AI訓練需求。Wedbush分析師Dan Ives指出,AI基建需求在過去數月內激增30-40%,現階段僅是「九局比賽的第二局」。他認為AI革命的中長期效應仍被市場低估。
與二十年前「網路泡沫」時期不同,Citi分析師Rob Rowe強調,當前美國科技公司有強勁現金流及獲利支撐,不再依賴高槓桿融資。AI基建投資主要來自企業本業現金流,而結構性數位化趨勢驅動全球出口轉型也成為AI投資的根本動力。即便如此,憂慮並非空穴來風:阿里巴巴(Alibaba)共同創辦人蔡崇信(Joe Tsai)曾警告,美國AI資料中心熱潮已接近「規模失控」。
部分市場人士擔憂「先建設、後找需求」加重資本消耗,不過Altman則反駁,認為每一波科技創新都不可避免地伴隨誇大與淘汰。正如網路泡沫破裂後孕育現代網路產業,他相信AI最終將帶來深遠且持久的社會轉型。
展望未來,AI基建大潮極可能帶動美國科技產業進一步鞏固全球領導地位,但超高資本支出與估值下修的風險已成投資人主要關注。究竟此波AI泡沫何時見頂,以及誰能在激戰後站穩陣腳,將是決定未來十年科技競局的關鍵。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