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籌與成長股齊投年度回購浪潮,買回幅度遠超市場平均,有望推升未來股利及市值表現。
今夏美國企業自家股票回購金額創下歷史新高,7月單月大手筆達到166億美元。分析師指出,回購動作雖非萬靈丹,但大量減少流通股數,確實提升每股價值,成為長期投資者關注焦點。本文綜整近期回購最積極的美股個股,包括 Academy Sports and Outdoors (ASO)、Employers Holdings (EIG)、MetLife (MET)、PulteGroup (PHM) 及 Williams-Sonoma (WSM)。自5月以來,這五家企業股價平均漲幅突破17%,明顯勝過同期 S&P 500 Total Return Index 的不到12%。
不只如此,健康醫療、工業、建築、消費金融與原物料等領域,亦有多家公司持續多年回購,突顯管理層對自身股價信心。以 Cigna Group (CI) 為例,過去五年平均每年回購6.1%流通股,同時穩步提高股利。在工業領域,Textron (TXT) 憑藉自家直升機、無人機等軍事工業佈局,市場預期未來兩年營收將顯著成長,推升回購熱度。Toll Brothers (TOL) 則坐穩高階住宅建設龍頭,平均房價逼近百萬美元,回補潮有望在房市逐步解凍時帶來更多動能。
消費金融巨擘 Synchrony Financial (SYF) 過去五年均回購逾9%流通股,雖面臨彈性消費週期與潛在景氣反轉壓力,業界看好本益比不到九倍的股價,維持高度買盤。原物料產業如 Steel Dynamics (STLD) 更因強勁獲利和持續自家股票買回,加值效應成為評價的重要考量。
分析師針對回購現象提出警示:回購固然反映企業管理階層對未來信心,但非單一指標,應搭配產業結構、營收動能、景氣循環等面向多元判斷。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股價表現優異的回購公司,如 MetLife (MET) 及 PulteGroup (PHM),同時受惠於產業結構調整與消費轉型,顯示回購策略結合產業利基,才是長期突圍的關鍵。
展望下半年,隨著聯準會可能降息以及美國諸多產業解凍,企業回購熱潮料將延續。投資人可留意年均回購率超過4%的績優股,以及各產業領頭羊在高資本報酬環境下的突圍機會。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