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本書作者史蒂芬妮.威斯曼Stefanie Weisman,
出生於美國紐約市,
從紐約最頂尖的史岱文森高中以第一名畢業。
進入哥倫比亞大學時,她專攻中古歐洲歷史,
並以同屆最高學業成績畢業;
她同時也獲得了哥倫比亞優等生最高榮譽獎、
美國大學優等生榮譽學會獎等殊榮。
史蒂芬妮後來獲得全美最難考的耶魯大學
法學院入學資格,但決定主攻藝術史
而進入紐約大學藝術研究中心之後,
在短短一年半即取得藝術史暨人類學雙碩士學位。
史蒂芬妮又發現自己對現代科技深深著迷,
希望與所學結合,於是取得哥倫比亞大學就學資格,
以第二名的超高分獲得電腦資訊科學學士學位。
後來因緣際會,她決定將廣泛而深入的學習心得,
跟學生們分享,也就是你接下來將讀到的...
《資優生不熬夜!搶進名校的精準學習法》...
(贊助商連結...)
念書時別聽有歌詞的歌
在九○年代早期,
當媒體報導聽莫札特的音樂可以提高智商時,
莫札特的音樂賣得很好,但之後的研究發現,
聽第十三號小夜曲並不會讓你成為天才。
然而,這並不表示莫札特的音樂對大腦毫無影響,
他的音樂的真實效果更為細微與複雜。
研究人員將受試者分成三組,
一組聽莫札特的音樂,一組聽史帝芬金的故事,
另一組則安靜坐者,之後給他們施予空間測驗,
結果聽莫札特的那一組表現最好、聽故事者次之,
而兩組都比安靜等待測驗者佳。
這在心理學上稱為「激發」,
是種心智刺激的測量單位;如果刺激太少,
人們就會毫無動力並感到無聊,如果刺激太多,
人們就會備感壓力與焦慮,如果給予適度刺激,
人們的表現就會突飛猛進。
如果你有偏好,例如喜歡聽音樂或故事,
你的心情與專注力可能會在有音樂
或故事的情況下提升,這便能回饋到你的測驗分數。
所以結論就是,只有在你喜歡莫札特時,
聽莫札特的音樂才能提升你的腦力表現。
而許多人的確喜歡莫札特,尤其是在讀書時,
它能給你平靜,不致使你分心,
並讓你的頭腦進入勤奮的狀態。
或許更重要的是,
你能用莫札特的音樂隔離掉外界的背景噪音。
在我的音樂播放器上有張「讀書音樂」播放清單,
當我需要在公共場合念書時,
那些音樂簡直是救命恩人;
當我獨自一人念書而周遭有點太過安靜時,
這些音樂也能即時派上用場。
然而,我不只聽莫札特,我還聽巴哈、包凱里尼、
韋瓦第與舒伯特等等。
讀書時,我最愛的讀書音樂是莫札特的小提琴協奏曲,
幾乎從國中以來我便每天聽!
無論莫札特音樂是否真提升我的智商,
但他促進我的專注力非常有用。
你不用將自己的讀書音樂限制在莫札特或是古典音樂,
但在選擇念書配樂時,有些一般性的準則可以遵守。
音樂應該當作背景音,不需你花費注意力。
確定音樂是純樂器,因為歌詞容易干擾學習,
讀書用到的大腦區塊與聽歌詞運用到的部位是一樣的。
這表示Jay- Z、女神卡卡與碧昂絲都出局!
讀書音樂應有穩定的節奏以及相對一致的音量,
曲調應該輕快而非哀傷或憤怒,
因為能引發正面情緒的音樂較能幫助學習。
二○○一年有實驗發現,受試者做空間測驗時,
邊聽輕快的莫札特奏鳴曲
比聽阿爾比諾尼的哀傷慢板成績表現要好。
如果你不喜歡古典音樂,
輕爵士、電子音樂與電影原聲帶都是其他可能的選項。
校園調查密報:
成績好的學生對於念書時要不要聽音樂的反應兩極,
約有百分之四十八的資優生邊念書邊聽音樂,
但有百分之五十二沒有這項習慣。
然而,有百分之五十四的資優生
在安靜聲音的環境下最容易專心,
百分之三十四則說音樂能幫助專注,
百分之十二則認為沒有差別。
關鍵在於,選擇對你有效的方式。
如果音樂使你分心,那便找個平和安靜的地方念書;
如果安靜令你瘋狂,找幾首這章裡提到的音樂試試!
寫選擇題拿高分的資優生秘訣
①看選項之前,先用自己的話答題,
免得被有陷阱的錯誤答案給誤導了。
然後看看哪個選項符合你的答案。
②一邊看選項,一邊把你知道是錯的答案劃掉
③如果其中一個選項是「以上皆是」,
而你知道至少兩個選項是對的,猜猜看答案可能是?
「以上皆是」。
④含有「永遠」及「決不」等絕對性字眼的選項,
很少是對的答案。
⑤確定選項是否確實回答問題。
它的描述可能沒錯,卻文不對題。
⑥閱讀所有選項。就算某個選項好像正確,
別的答案可能更好。
⑦其中一個選項是不是你聽也沒聽過的詞?
你可能會想:「唔,我不知道這是什麼,
所以可能是答案,」但這有可能是出題者出的陷阱題。
⑧如果非猜不可,就選最長或最複雜,
或又長又複雜的答案。
出題者出的錯誤答案通常比較簡單。
本文出自
本文由 圓神書活網 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念書絕不聽有歌詞的歌!榜首資優生不熬夜的K書法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