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餐桌上應該總是少不了雞肉、魚肉、豬肉等菜餚吧,在這些美味佳餚的背後,大成一直扮演著極重要的角色。不僅從養殖端供應飼料,更是提供雞肉、豬肉等的食品加工廠,也有自己的品牌,近期更是成立自己的植物肉品牌「Neofood」。也因為這些肉品不可或缺,大成的營運始終保有一定的穩定性,在穩定的前提下,大成的營運有其他加分的可能嗎?讓我們一起看下去……
公司簡介
大成(1210)早期以製造油品、豆餅起家,目前主要銷售飼料、生鮮肉品、加工肉品,為台灣的飼料與肉品的龍頭。跟主要競爭者卜蜂(1215)類似,大成藉由垂直整合,將業務從上游的飼料供應擴展至下游的食品加工,不僅降低生產成本,也替業務增添多樣性。
但有別於卜蜂,大成較積極擴張海外市場,飼料銷售不限於台灣,在中國也擁有12座飼料廠,近年因看好東南亞的經濟前景,陸續於東南亞設置飼料廠,包含水產飼料及水產品等。近年大成也跨足經營蛋品事業,2020年大成於台灣蛋品市場的市占率約8%,目前為台灣的蛋品龍頭。
大成不僅在台灣擁有多座電宰廠、肉品加工廠,也在中國擁有4座加工廠,為大陸最大的雞肉加工廠。肉品銷售分布台灣、大陸兩岸,主要供應當地速食業者如漢堡王、肯德基、麥當勞、德客士等,銷售通路分布超商、量販店,甚至也在電商平台上銷售產品。
近年來,大成也持續研發植物肉相關產品,瞄準的不僅是素食市場,也希望提供給廣大葷食人口更多樣的蛋白質選擇。於2019年成立Neo Foods新創肉團隊,並在2021年成功讓植物肉產品陸續上市,目前已可在台灣各通路買到。大成也與美日超市洽談,有望將Neo Foods產品推向國際。
資料來源:大成法說會
2020年大成營收比重
資料來源:大成年報
營運近況
大成2021年第3季營收表現持續亮眼,由於原物料價格攀升,推動飼料、大宗物資等售價提升,營收年增25.3%至260.25億元,但較第2季少4.0%,主要因為豆粉、蛋品等主要產品價格不如第2季。
大成除了透過垂直整合降低生產成本,近年也持續優化產品組合,大宗物資銷售如玉米、黃豆逐年減少,因此原物料價格的波動影響持續降低,獲利逐年攀升,近五年毛利率維持在13~15%之間。可惜今年因為原物料價格大幅上漲,2021上半年毛利率下滑到11.26%,並且在第3季進一步衰退至9.51%,但這並非常態,我相信當供應鏈問題逐步緩解,大成的毛利率可以再有起色。
資料來源:中華食物網
今年展望
台灣營運
【VIP限定解鎖】
>> 獨家VIP解析文章 + APP全功能

【歡迎加入 艾蜜莉自由之路 臉書粉絲團】
跟著艾蜜莉一起 學習投資理財,
一起邁向 財富自由~(手刀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