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我們知道「會說話」對個人魅力提升是很有幫助的。市面上不乏教人溝通術或是演講、簡報技巧的資料,而這些都是需要靠反覆練習才能得心應手的技能,但是有一種很重要、幾乎每天都需要用到的說話術反而被忽略了,那就是「閒聊」。你可能覺得閒聊誰不會?何況沒有意義的話家常有什麼吸引力呢?但是心理學可不這麼認為。
文/蔡芷庭
「任何人際間的深度關係,
最初都是靠隨意的閒聊來創造連結的。」
這是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心理學教授Susan Krauss Whitbourne 的觀點。「閒聊」(small talk)在美式文化中是備受重視的人際技巧,即便是和搭同一部電梯的路人聊個 30 秒都大有學問,若你能在短時間內利用閒聊讓陌生人留下深刻印象,那麼應對大場面的口條一定也不差。Susan Krauss 也點出:許多研究都支持 small talk 扮演重要的社交潤滑劑,其最主要的優點在迅速創造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在最多人觀賞過的 TED TALK 中,許多演講者都是以閒聊來破冰。而在溝通的藝術中,一個很重要道理是:比起說話內容,說話的方式更重要 。比起誇張的經驗或是講些大道理,其實透過簡單的技巧就讓對方留下深刻印象。結合商業諮詢網站 Themuse以及 Susan Krauss 的建議,我們可以透過三個步驟成為 small talk 達人:
step 1:由淺層問題破冰
在最初的階段,你該做的是:確實喊出對方名字,而不僅是姓氏或頭銜;用一個膚淺的話題破冰,比如稱讚對方的領帶或鞋子很有質感。一開始就挖掘隱私只會讓人感到你帶有目的,自然不可能放鬆和你交談。 越膚淺的問題越能自然問出來,但膚淺不等同「沒意義」,你的問題必須具有發揮空間 。
step 2:把自己當作「無知者」
第二階段的任務是讓對方有論述發揮的空間。真正厲害的人不是自己滔滔不絕,而是能「讓對方滔滔不絕」。你該做的是:重複對方的話,再點出更多問題,例如:「原來是在 XX 商場買的鞋子啊,是最近有什麼折扣嗎?」要避免「喔那家商場我知道啊,我去買過好幾次。」這種語氣。一個好的傾聽者是不帶先入為主的評論,而是把自己當作無知者。
step 3:讓人意猶未盡的結尾
最後,你必須締造連結,也就是與對方的經驗建立聯繫。你可以說:「之前在便宜的鞋店買到好看但品質很差的鞋,下次我也去那家商場看看。」有品質的閒聊一定有時間限制 ,試著在對話的結尾才跳出來參與話題,短暫描述自己相似的經驗,不僅引起對方興趣也能創造更多討論空間。當對方還想延伸時卻發現時間不夠,就會意猶未盡想跟你有下一次的對談,這就是所謂的「話題延續力。」
看更多好文,成為更好得自己:
- 蔡康永:用溫柔看待世界,說話再犀利,都會讓人覺得舒服
- 閉嘴,是最缺的教養!會說話 是能力,但「不說」是更高的智慧...
- 一個人的失敗始於脾氣!真正高層次的人都懂得「控制 脾氣,溫柔說話」!
- 沒錯,就是你講話方式,讓我們感情變差!開口老是 這樣說話,別怪別人對你不好!
- 黃渤:講話讓別人舒服的程度,決定你的高度!懂得 為人著想,才是做人最高的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