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這本書的作者覺得傳統「長期持有策略」已經過時,
因此他提供不一樣的投資觀點,
讓投資人無論上漲或下跌,都能增加金融資產,
面對最近的大盤下跌,
以下摘要出書教我們如何再下跌的行情裡,
讓下跌的股價成為助力的幾個撇步.......
( 贊助商連結 )
下跌行情是決定投資人成敗重要的關鍵,
要是股價下跌,投資人仍採取長期持有策略,
一直來累積的未實現損益,可能會在一瞬間消滅...
融劵放空 幫你在下跌行情時提升報酬
股票分為「現金交易」與「信用交易」,
現金交易指的是我們平常一般賺低買高賣價差的股票;
而信用交易,就是先付給證劵公司一筆保證金,
再向證劵公司借入股票或現金去買賣股票。
其中,融劵放空就是信用交易的一種,
融劵放空的過程如下圖,
假設股價 100 元,放空者先跟券商"借股票"
我拿著這張股票到股市中去賣,能夠賣到 100 元,於是拿回了一百元現金
但欠券商一張該股股票,
如果該股股價跌到 50 元,
我就可以去股市中只花 50 元就買到一張,
把股票還給券商後,身上就多了 50 元現金!
但常常會有投資到不該投資的公司,
而陷入無法轉圜的困境,
以下幾點告訴大家危險企業的特徵,
是下跌行情裡,適合以信用交易放空的對象:
一.營運衰退現象的公司
企業根本出現崩壞的公司,會威脅到企業的蓄存,
通常這種企業有以下特徵:
1.非循環性企業,但營業額前年度減少 10% 以上
2. 和顧客間的契約解除或發生大型訴訟案件
3.經營者或首席財務官突然退任
4.被標記有持續經營疑義的企業
像是威勝電子(2388),
曾在 2000 年創下股價 629 元的紀錄,
後來因為侵權官司重傷元氣,股價慘跌到 4.89 元,
並在 2014 年 11 月 19 日二度打入全額交割股
(資料來源: 籌碼k線)
二、財測永遠不準的公司
企業每當進入新年度,就會發表新一期的業績計畫,
缺乏慎重考慮的公司,大多會做出非常樂觀的業績預測,
若沒有明確且有根據的前提,
之後可能頻繁下修業績預測,
讓投資人無法信任,
慢慢失去企業價值。
投資人可以檢查以投資或是想要投資的企業,
過去3-5年業績修正的情況,
大多數企業都可以從中看出明顯的趨勢,
想是有些一直在上修 (過度保守)
有些幾乎不做修正或偶爾大幅上修 (非常可信任)
又或者是一直在下修的企業 (完全不可信任)
請務必檢查這幾個項目。
三、進行錯誤多角化經營的公司
總是對外號稱要開發新事業,
不斷經營新事業的企業,
必須懷疑他們是否在原有事業上遇到瓶頸,
像是台灣著名併購失敗案例: 「 2005 年明基宣布併購西門子」
(資料來源)
企業併購是要「使原有企業向下紮根」,
但如果企業是想要涉及從未經手的領域,
就會非常危險。
( 贊助商連結 )
除了以上所提的三點外,
書中還有許多危險型公司的類型,
以及除了融劵放放空以外的避險工具
看完本書後,
我學到如何在多頭和空頭行情時,
善用避險工具避免虧損!
推薦《漲跌,我都要賺:大師教你永不套牢的20條投資金律》這本書給大家
希望投資人們在看完本書後,
也能規避股市的波動風險,
找到不一樣的獲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