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 stock
免責聲明:
單純分享財報資訊與個人看法,無邀約之實,僅符合量化條件的個股,無推薦之意,僅供參考、任何交易行為須自行判斷並承擔風險。
前言
國際原油因為肺炎疫情,在短短的一兩個月間大跌到比阿格力大學(2007)剛學騎機車時期的油價還便宜,也搞到元大原油正2差一點清算下市。很多股市新手追著新聞希望能夠跟上這個時事。到底大家在說的原油股票(其實是ETF)是在買什麼?油價大戰到底又是什麼?讓阿格力來簡單整理給大家參考。
📲阿格力-價值成長股APP 免費下載
-> Android:https://cmy.tw/007IPR
-> IOS : https://cmy.tw/006tJ4
先認識一下石油是什麼?
用途:
原油提煉後製成許包含液化石油、汽油、燃料油、柴油、煤油、天然氣、暖氣燃料、汽車燃料、船舶飛機燃料、工業燃料、瀝青等燃料產物。或是透過再製成生產石化產品(例如橡塑膠原料、人造纖維、樹脂、紡織、工程塑膠、石化添加物等)等等。
油的分類:
原油的成分與產地較有關,不同的原油品質有不同的報價。輕原油(light crude oil)是品質比較好原油,比重較低雜質較少,可以提煉出較多高價值產品,重原油則是相反,能提煉出的高價值產品較少。甜原油(sweet crude oil)則是指含硫量比較少的原油,硫的腐蝕性強,含量少會更易於提煉。反之含硫量高的稱為酸原油(sour crude oil)。
不過我們一般人不會真正的交易原油,對於用途面、分類我們大概知道一下我們基本生活離不開石油這個商品就好。
石油股票是什麼?
原油期貨分成英國布蘭特輕原油以及美國西德州輕原油,元大S&P石油ETF(00642U)是台灣少數與原油相關的ETF,是台灣目前少數可以進行石油投資的金融工具,這支ETF交易NYMEX紐約西德洲輕原油期貨(簡稱紐約輕原油),追蹤標的為標普高盛(S&P)原油ER指數(S&P GSCI Crude Oil Excess Return)。
為什麼投資標的與追蹤標的不同?簡單說是因為投資的時間差,現貨呈現的是原油真正交易的價格,但是買期貨會有因為合約時間、轉倉等問題,表現上雖然中長期走勢會貼近現貨價格,但由於佈局之期貨並不一定為近月期貨,因此與現貨價格的相關性可能會比近月期貨為低,走勢上會接近追蹤
標普高盛(S&P)原油ER指數,但是價格與現貨價相關係數仍高達0.923,
資料來源:Bloomberg,1995/1~2015/6 元大投信資料。
這是一支沒有配息,只有價差的操作的ETF。交易方法則與一般台股中ETF的交易相同,在股市軟體上面下單買賣就好,不需要透過複雜的海外交易模式買賣國際期貨,省去了使用複委託所需付的海外委託手續費,也不需要開立國外證券戶頭。
2020石油大戰在戰什麼?
▲故事背景
這故事要拉遠鏡頭,以原油的使用量來說,美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因為不想要被產油國家制約,一直在努力開發自己的石油產業。在美國加入市場後,石油成為一個完全競爭市場,產油國只能做削價競爭來爭取訂單,價格戰讓油價從2014年11月27日的73元,到了2016年1月20日僅剩28元。最後終在減產協議下才又回到50元以上,甚至到86美元的高點。
然後這個和平只維持到到今年初(2020年),自從年初爆發超可怕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原油需求因飛機停飛、郵輪停航、工業停工等原因,造成實質用油需求的大量銳減,供過於求的結果讓在二月油價先一波下跌。期待三月減產協議能搶救油價,結果俄羅斯在三月六日的減產協議上,拒絕跟從沙烏地阿拉伯為主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一起擴大減產來穩定油價,次週兩國甚至分別宣布想要擴大增產,造成原油價格暴跌30%。
▲戰爭背後的意義
那為什麼明知道供過於求,這些產油組織不想要減產把油價撐高一點,讓他們損失少一點呢?以開採成本來說,美國頁岩油業者開採成本約在每桶35到50美元之間,沙烏地阿拉伯跟俄羅斯差不多都在20美元左右。產油成本最高的美國頁岩油,由於有國家政策支持,加上川普各種手段,讓亞洲各國,包括中國、印度、韓國等都乖乖的跟他買油,美國在2019年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油國。所以表面看起來俄羅斯不同意跟OPEC減產,用擴大增產搞垮對手,讓自己接手對方倒閉後釋放的客戶。可是就成本來說,原油價格低於30元的狀態對於沙國與俄國都說不上賠錢。可是對於美國的開採成本,現在的價格對美國是賣一桶虧兩桶。所以也可能是表面上是兩國鬧不開心,但其實是兩個人想私下搞垮不守遊戲規則的新人(美國)。
結論–鹿死誰手?鹿死在市占率高手!
只是就歷史的軌跡上,擴產價格戰幾乎都是失敗收場,雖然油價大幅下跌,但是美國頁岩油都沒有因此被逼退,反而是透過技術進步努力壓低開採成本。
所以油價價格戰真正的觀察點,應該是三大產油國之間市占率的角力戰,無論是沙、俄兩國聯手欺負美國,或是如同表面的互相削價撕殺。角力的負都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收益差異,而是誰具有更多的資本可以堅持過這場戰爭,最後將對方的市占率接收,等待疫情結束時就能享受市占率帶來的果實。為了堅持達成這遠大的目標,短期除非美國、俄國與OPEC真正的坐下來簽好減產協定,不然離油價真正走揚的趨勢仍未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