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手遊在遊戲產業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隨著智慧型手機日益普及
加上遊戲機受到眾多玩家歡迎
全球遊戲產業在市場上引起極大的關注
根據國際遊戲市調組織 Newzoo 報告指出
隨著 5G 網路和新裝置的發展
目前約全球約有 25 億名玩家
預測在 2019 年花費 1521 億美元
較去年增長 9.6%
由於玩家使用載體玩遊戲的方式改變
傳統的網頁遊戲和 PC 遊戲人數正在遞減
網頁遊戲終將式微
託 Xbox、PlayStation 的福
遊戲機為今年成長最快速的遊戲產業
成長將近 13.5%
不過手機遊戲仍是遊戲產業中最大的市場
仍佔了市場將近 36%
後市仍持續被看好
如果從各地區來看
亞太地區仍是總消費金額最高的地區
以 722 億美元穩居榜首
佔比達 47%,比同年增長 7.6%
遊戲收入第二大地區為北美地區,佔了 26%
超過總規模的四分之一
實力也是不容小覷
接著分別挑出前 10 大遊戲市場的國家
亞洲區在前五名中包辦了 3 個席次
分別是中國、日本、韓國
而北美地區則由第二名的美國和第八名的加拿大拿下
其中發現,中國與美國的營收伯仲之間
但中國人口數在這 10 國中之最
未來在遊戲產業中扮演相當重要市場
大家對於遊戲一定不陌生
但不知道原來它淺在地商機這麼龐大
接下來將介紹在中國遊戲產業經營的有聲有色—網易
還跑到美國上市,受到市場上高度關注
以下本文將依序探討
✏ 公司介紹–以遊戲產業起死回生
✏ 營運狀況–版號的解禁使遊戲市場逐漸加溫
✏ 財務表現–高額的營業費用使淨利率無法提升
✏ 未來展望–電競產業和電商業務將帶動公司成長
公司介紹–以遊戲產業起死回生
網易在 1997 年由丁磊先生在廣州創辦
2000 年在美國那斯達克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
是中國領先的互聯網科技公司
在開發互聯網應用以及服務始終保持業界領導地位
擁有自營品牌電商—網易嚴選
在線音樂平台—網易雲音樂
在線教育平台—有道
資訊傳媒平台—網易新聞
覆蓋全中國超過 10 億用戶
在 2001 年的網際網路泡沫破滅
對網易產生極大的影響
股價一度低於 1 美元
同時因涉嫌財務詐欺
股票於 2001 年 7 月到 2002 年 1 月被停牌
經歷財務風波後
網易成功開拓無線增值和網路遊戲的新業務
2001 年底推出首款自主研發的
大型網路角色扮演遊戲《大話西遊Online》
是中國大陸最早的大型網路遊戲之一
營運狀況–版號的解禁使遊戲市場逐漸加溫
網易最早是靠 e-mail 信箱和無線訊息業務作為基礎
還經營中國最熱門的入口網站—163.com
網站裡面有熱門音樂串流應用程式
同時也是國內最大的電子郵件業者之一
在這些基礎上發展遊戲,從此走上快車道
網易的遊戲業務在過去幾年極其賺錢
仰賴公司能夠持續推出熱門而成功的手機遊戲
加上對用戶體驗和產品內容的重視
使得網易的口碑在大陸市場首屈一指
營收近 10 年年複合成長高達 37.68%
從營業項目收入得知
線上遊戲仍是公司主力產品
佔了總營收將近 6 成
靠著手機遊戲《刀鋒戰士》、《楚留香》闖出一片天
手遊佔線上遊戲業務 71%
不過在 2018 年中國實施遊戲版號凍結
使遊戲業務受阻
近期則轉往電商業務發展
靠著網易嚴選主打小而美的精神
有別於一般電商靠量取勝
殺出一條血路
遊戲版號的重要性
2018 年 3 月中國實施遊戲版號凍結
電子遊戲需官方機構施行內容審查
通過後才可上架銷售
官方實施遊戲版號凍結後
不再出現新的版號,造成新遊戲無法上架
版號對中國遊戲公司來說
將影響未來公司還能存活在市場上的關鍵
沒有版號的遊戲公司只能走兩路
第一條路放棄中國市場
轉往全球市場,如網易的荒野行動
第二條路與 Steam 境外平台合作
透過 Steam 上架自家遊戲
根據業內人士表示
實施遊戲版號管制
主要原因為整治遊戲產業毒瘤
當前熱門遊戲大部分都跟棋牌、麻將、捕魚類遊戲相關
由於頻繁涉及金錢交易
這類遊戲容易衍生洗錢等問題
直到 2018 年 12 月解禁版號凍結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新開始版號審批與核發工作
首批通過審核的為國產遊戲,進口遊戲仍為暫停狀態
從解禁過後的遊戲版號來看
沒有一款遊戲是與棋牌、麻將、捕魚類遊戲相關
更能推論出上述業內人士論點
財務表現–高額的營業費用使淨利率無法提升
自 2015 年 2 月起
網易暫停與第三方彩票相關業務
主因為互聯網平台流量巨大、受眾廣泛
難防未成年沉迷於賭博
故遭中國監管機構打壓
斷絕網易在電商高毛利率商品
而近年來毛利率逐漸走下波的原因為
電子商務為了開拓更多的消費族群
提供更多促銷和折扣
導致產品毛利持續下降
而線上遊戲業務遭中國官方版號凍結
影響近期銷售
加上創新業務的音樂平台成本持續增加
導致毛利逐年下降的趨勢
而營業利益率如此低落的原因為
為了增加產品的能見度及功能性
在市場行銷和研發費用逐年遞升
增加客戶對產品的黏著度
進而帶動公司整體市佔率
反觀每股盈餘的表現
隨著電子商務的崛起
電商業務佔公司營收比重也越來越高
帶動公司整體營業收入
使每股盈餘在近 5 年年複合成長達到 18.92%
與競爭對手的差別
中國最大的兩大遊戲公司
分別是騰訊和網易
透過以下 3 點來分析網易目前最大的優勢
1.廣告業務低
近年政府機關對遊戲產業的監管日趨嚴格
導致遊戲業的廣告市場雪上加霜
但對於廣告收益只佔營收 3% 的網易而言
明顯優於騰訊的 19%
2.專注遊戲業務
雖說網易在中國遊戲市場居於第二
但網易營收的 6 成皆來自線上遊戲業務
騰訊卻只有 29%,相差近 1倍
若一個投資者想投資中國遊戲市場
會更傾向投資網易公司
3.業務精簡
騰訊最為人詬病的一點
公司業務太多太雜
而失去公司發展的重心
反觀網易在 2019 年將電商平台考拉(Kaola)和其下串流音樂平台
股權售予阿里巴巴
同時將教育業務有道 IPO 上市
好發展公司兩大主要業務—遊戲產業、電商平台
未來展望–電競產業和電商業務將帶動公司成長
全球遊戲市場蓬勃發展的同時
另外 1 個值得注意的產業—電競市場
根據國際組織 Newzoo 在報告中指出
電競遊戲隨著市場不斷地成熟而增長
預計以年複合 19.94% 成長至 2022 年
網易在遊戲產業深耕多年
在大陸有一定的用戶量
將遊戲結合電競市場
發展出更多商機
另外一個值得網易耕耘的市場—電商平台
人類生活消費的改變
越來越多人從實體店面轉往線上購物
根據研究機構 eMarketer 指出
全球電商市場逐年成長中
且目前電商平台佔整體零售將近 12.2%
在 2023 年將達到 22%
由於 2018 年中國官方對遊戲產業實施版號凍結
網易近年來已把業務重心放在電商平台
從 2016 年的 11.9% 增至 28.64%
靠著網易嚴選主打小而美的行銷策略
拋去過往傳統電商主打高性價比商品
走出自家獨特產品的風格
本文重點整理
中國在 2018 年底對遊戲產業已受理版號發放
對遊戲市場注入一劑強心針
對網易而言也是一大利多的消息
網易的核心業務為遊戲產業和電商平台
佔了公司近 9 成的業務
大力著手產品的行銷和研發
得到用戶對產品的高度讚賞
靠著獨特的自我風格
有別於其他電商平台
在大陸電商市場中殺出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