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我最瞭解你。」精神科醫師分析最恐怖的 母親病:別當過度干預女兒的「惡女子」!

 

 

 

作者: 水島廣子 

 

偶而會看到像是好朋友般的母女;

另一方面,

也有因為無法逃離母親魔咒而煩惱的女性。

所謂「女性個性當中

令人厭惡的部分」的「惡女子」,

也帶有可稱為

「母親病」的特徵。

那就是「全世界我最瞭解你」的心態。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嬰兒時,爸媽認為

「全世界我最瞭解你」

本來每個人

都會有一個只有自己才知道的「領域」;

包括那個人的內心情況,

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成年人會互相尊重彼此的「領域」,

藉此順利展開人際關係。

「因為他說想那樣做」、

「一定是因為有什麼緣故吧」等等,

透過對彼此的顧慮與關懷,

我們才能夠在不強迫對方

或是片面斷定之下,建立起彼此的關係。

 

當孩子還是寶寶的時候,

如果沒有人幫忙想像那個「領域」,

寶寶將無法生存。

「寶寶是想要什麼才哭嗎?」

父母親在養兒育女之際,

必須揣測寶寶的需求。

從這個意義來說,

當對象是嬰兒時,

「全世界我最瞭解你」是有益的心態。

 

長大後,

應該各自有自己的領域

但是,孩子會成長。

孩子會有父母親不知道的體驗,

也會有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當孩子以父母親的價值觀生活時,

開始產生牴觸不合的感覺,

就會進入「叛逆期」。

接著,建立起自己的價值觀、

自己的人際關係,

並且在這當中,

能夠為父母以及父母的價值觀重新定位;

我們就可以說,

這個孩子已經成為「大人」了。

 

認同「自己有自己的領域」、

「父母有父母的領域」,

可說是「不再依靠父母」;

接受「女兒有女兒的領域」,

可說是「放手讓孩子獨立」吧。

換句話說,隨著孩子的成長,

這意味著情況將不再是

「全世界我最瞭解你」。

 

 

母親一旦干預女兒

就是「母親病」的弊病

由於這個過程會讓人感到孤寂,

因而刺激了「惡女子」內心的弱點。

話說回來,

對於身為「女性」的母親而言,

同為「女性」的女兒

是最能夠讓自己感到安心的存在。

「惡女子」經常在意

「自己是否雀屏中選」,

而無條件愛著這樣自己的女兒

是無可替代的存在。

因此,「和女兒相處融洽」

滿足了母親內心的「惡女子」需求。

 

如果單純只是「和女兒相處融洽」,

當然不會產生任何問題。

但是,出現「干預」、「限制」等情況時,

無非就是「母親病」的弊病。

本來明明是屬於女兒的「領域」,

卻老把「全世界我最瞭解你」掛在嘴邊,

並出手干預或加以限制。

 

「惡女子」程度高的母親,

也就是不尊重女兒自主性的母親,

很容易就演變成這種情形吧!

因此,必須要有自覺,

如果不願意「放手讓孩子獨立」,

反而會讓女兒變得不幸。

另一方面,

從女兒的角度來看,

「惡女子」程度越高,

或許就越難進入叛逆期。

由於「惡女子」相當重視關係,

「不想被人討厭」想法也很強烈,

所以很難抗拒他人。

 

或者是女兒也有「母親病」的症狀,

有些人以為「如果我反抗媽媽,

她就會變得不幸」。

這絕對不是「不幸」,

而是為了建立正向積極關係的必經之路,

你必須要有這樣的自覺。

 

POINT

彼此尊重對方的「領域」,

才是大人的關係。

 

看更多好文,拉近妳與孩子的距離:

 

本文摘自《隔絕情緒勒索,給自己好溫暖的心情整理術》

作者: 水島廣子  / 譯者: 駱香雅 / 出版社:健康你好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Stella )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