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拉開孩子層次的 不是成績 是手機!幫助孩子戒斷沉迷,與其強硬禁止,不如學學國小老師的妙招!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 2020-06-11 16:46
  • 更新:2020-12-16 16:10

手機沉迷

 

【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許多家長總是困擾的問題:該給孩子手機嗎?幾歲給手機比較好?但父母們可有想過,自己在孩子面前毫無節制地使用手機,卻又告訴他用手機不好,沒有以身作則很難讓孩子們信服的!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文/王文華

 

該給孩子手機嗎?

5G都來臨了,父母還在煩惱相同的問題:該給孩子手機嗎?手機並不是洪水猛獸,家長不必談手機而色變,然而手機卻也像魔戒,對凡人有莫大的吸引力。別說是孩子,定力不足的大人都很容易陷進去,君不見,捷運車廂裡,人手一機,低頭滑動的樣子,簡直像被希臘神話裡的梅杜莎石化了般。

 

科技產品帶來的便利,

已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賈伯斯一定沒想過,十來年前,他把許多功能放進小小的手機之後,這種智慧型手機會整個顛覆人們的生活。就以旅行為例吧,智慧型手機沒發明前,想去玩得準備這麼多東西:錄影機、錄影帶、相機和電池,車上要有地圖本,算帳要備計算機,付帳要備妥現金或信用卡,對了,還有那支笨重的大哥大……

 

有了智慧型手機後,去旅行只要記得帶手機和充電線,因為,除了上述功能,現在的手機可以計時當鬧鐘,可以放音樂代替錄放音樂;想看電子書,想要上網找資料;連錢包,可能都可以不用帶了……有了一支智慧型手機,幾乎什麼都辦得到,它是小型的電腦,因為隨時能上網,我們的生活變得便利無比,讓我們與世界不再有距離,要是搭車無聊可以追劇,認識新朋友能互加臉書。我以前要用桌機才能工作,現在手機一打開,即使人在墾丁照樣能與編輯連絡,照樣校稿改稿零時差。

 

對孩子來說,他們還能下載各式各樣的手遊,手遊幾乎不用花什麼錢,卻能打發無聊的時間;女孩子喜歡「抖音」,用抖音錄製影片上傳,想變網紅是好多孩子的夢想,而這樣的夢想,只要有支手機一切搞定。手機還會有多少變化,我無法預測,但我知道一切都回不去了,除非有一天地球爆炸,不然,家長也只能接受手機帶來的便利與可怕的控制力。

 

 

別太早讓孩子擁有手機

我們對手機又愛又怕。愛它的方便,也害怕它的魔力。美國人家的孩子,平均十歲開始擁有手機,然而比爾蓋茲家的孩子,直到十五歲才擁有手機,你家的孩子呢?年紀小的孩子,他們容易對手機成癮。矽谷是美國高科技公司最多的地方,那裡卻出現許多標榜低科技的學校,小朋友使用黑板和鉛筆,學校不教他們寫程式,反而教他們動手做獨木舟、蓋樹屋。

 

主動和孩子討論

使用手機的規範

很多人都說,手機愈晚給孩子愈好,我們家是等女兒上了高中,必須在校住宿才給她手機。依我猜想,未來你家孩子伸手向你要手機的時間,只會更早不會更晚,或許小時候孩子還會跟家長借,等長大一點點,眼看同儕都有手機,孩子可能就會開始跟父母「盧」了,受不了的家長,就會買支手機給孩子,想說孩子不要來吵就好了。

 

有了手機,孩子真的不會吵了,但這帶來的後果也很可怕,因為從此他的眼中,可能就只有手機,沒有你。所以,究竟「幾歲才要給孩子手機」,這個問題父母一定要先商量好,不是怕孩子用了手機以後功課變不好,而是擔心他年紀太小還不懂節制,成天埋首滑來滑去,傷了眼睛、少了睡眠,最後還破壞親子感情。

 

如果最後決定要給孩子手機,那麼不妨按部就班的漸進式使用。你可以畫個階梯,當做家庭電子產品的使用規範:幼兒園時期看電視,小學可以借不能上網的平板,高年級開始用桌機做功課,最後到國、高中階段再給手機。父母先討論好延遲給手機的想法與規範,然後向孩子宣布、討論。延遲給手機,只是希望他們做好使用手機的準備,小朋友最後一定會有手機,至於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端看他們做好了準備沒。

 

 

制訂手機家規,

大人小孩都要遵守

孩子還不到使用手機的年紀,父母就不要心軟替他辦手機,更不必用成績和功課當餌,讓孩子為了擁有手機而努力學習。不過孩子看大人都在滑手機,會感到好奇是在所難免,那麼就要和孩子討論:每週什麼時候可以借手機,每次可以玩多久,討論好了就和孩子共同約定,一起遵守。

 

舉我家為例,我家女兒是讀高中時,才拿到人生第一支手機。在她還小時,我們早早就跟她說明白,等她外宿時,就會給她手機,所以她也不會來吵,因為她知道,等她去外地讀高中時,爸媽會帶她去手機行,慎重的挑選一支適合她的手機。等到給手機那天,就像魔戒的封印要打開了,孩子一定滿心期待又開心。趁這時候,給他簽一張手機使用契約吧,我女兒的契約長這個樣子:

 

生活裡的素養課

(圖片由 親子天下 授權使用)

 

落實手機條約讓孩子知道你是玩真的!這是我們家女兒用的「手機家規」,歡迎讀者複印使用,或任意添加適合你府上的條款,重點在於:手機家規實施前,需要與孩子好好商量,共同制定;實施之後,要確實執行。若要更改其中的規則,一定要開家庭會議,這樣孩子知道父母不是玩假的,他們也會確實遵守。

 

家裡有家規,孩子就不需要來試探父母的底線。更重要的是,家長更該以身做則。你會不會一邊用餐、一邊看手機?無聊的候車時間,你是看手機還是與孩子聊天?每天下班回家,你是先和孩子玩,還是依然低頭猛滑手機?

 

別讓手機取代

有限的天倫時光

手機無法取代親子時光,畢竟,孩子能膩在你身邊的時光真的不長,就像你能賴在父母家中的時間一樣。時光一去不回頭,千萬別用手機取代有限的天倫時光,因為,如果你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又怎麼能要求孩子未來一定這麼做呢?

 

生活裡的素養課

 

看更多好文,拉近與孩子的距離:

 

本文摘自《生活裡的素養課》

作者:王文華 / 出版社:親子天下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責任編輯 / JJ )

( 首圖來源 / shutterstock,僅為示意 )

親子天下

親子天下

傾聽、分享、支持、陪伴,幫助每個孩子成功,做最好的自己。 起源於雜誌媒體和書籍出版,進而擴大成為華文圈影響力最大的教育教養品牌,也是最值得信賴的親子社群平台。

傾聽、分享、支持、陪伴,幫助每個孩子成功,做最好的自己。 起源於雜誌媒體和書籍出版,進而擴大成為華文圈影響力最大的教育教養品牌,也是最值得信賴的親子社群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