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你認為投資需要多少資金?
其實 5 萬就夠了!
許多人都會認為,投資需要很多資金
其實 資金的多少 得看操作標的、方法而定
小編剛踏入金融市場時
也認為身上沒有個幾百萬
要投資?根本不可能...
但...小編自從接觸當沖後
才發現投資金額不用多,其實 5 萬就夠了!
投資需要考慮社會責任?
如「審時度勢」就是其中之一!
那天得知妳以往在美國的工作內容,
讓我想起了當年我有位客戶,
她希望投資能兼顧社會責任,
因此當我到拉斯維加斯賭場旅遊,
挑了家我覺得獲利還不錯的公司投資,
卻在她的要求下賣出,
另外踢出名單的還有獲利頗豐的菲利普莫里斯煙草公司。
受她影響,這些年來我對投資的社會責任也日益看重。
投資除了關注社會責任以外還需要注意什麼?
那要看你採取什麼樣的投資策略,
對被動投資者而言,可輕鬆許多,
因用不著贏在起點,而是要贏在股市修正的轉彎點,
但對主動投資者而言,要做的功課可多了,
如「審時度勢」就是其中之一,怎麼說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審慎判斷股市預測的背後依據
「美股屢創新高,何時會修正?」
是這幾年媒體持續關心的議題,
10 月 3 日巴菲特接受雅虎財經網採訪時,
也曾被問到這個問題,
而他的看法是「美股目前價格還算合宜」,此話一出引起嘩然。
鄧特二世和巴菲特兩人之間,一定有一人的判斷是錯誤的。
不過對一個想要在投資管理精進的人而言,
重點可能不只是誰對誰錯的問題,
而是背後判斷的依據是什麼?
鄧特二世著墨泡沫有週期性的看法外
引用了諾貝爾獎得主席勒的本益比理論
考慮過去 10 年的盈餘能力
而不是 1 年的數據,避開了企業成長中高峰谷底的巨大差異,
2000 年網路泡沫時,席勒本益比近 44 ,金融海嘯時約 27 ,
而 10 月的數據已在 31 ,
以歷史數據來看美股確實已不便宜。
此外,金融負債、房地產價格,中國人口利消失,
在他眼裡都是不祥的徵兆。
看到這裡相信多數人都覺得鄧肯二世不是無病呻吟,
但也可能更好奇,巴菲特又是抱持什麼樣的論點呢?
根據 2001 年 12 月 10 日
發布的巴菲特指標應重現泡沫
為什麼此刻會認為每股價位合宜?
巴菲特在《財富》雜誌發表了他的巴菲特指標,
就是美國所有公開上市股票的市值,
占國民生產總值(GNP)的比重,
巴菲特認為這兩者的比例
可能是在任何時間評估價值的最佳單一標準。
他更進一步指出,
「假如上述比重關係跌到了 70% 或 80% ,
這時候進股票可能獲利頗豐,若該比率接近 200% ,
就像 2000 年 3 月網路泡沫最頂峰時一樣,
買進股票就是在引火上身。」
那麼 2017 年 10 月的數據是多少呢?答案是131%,
這數字已經跟網路泡沫當年底的 154% 接近,
也超越了金融海嘯時的 105% ,
照理巴菲特和鄧肯二世的看法一樣,
應該是泡沫重現,
為什麼此刻巴菲特認為美股價位合宜呢?
文章繼續 ↓ ↓
--------------------------------------------------------------------------
這 8 檔「產業冠軍股」漲不停
台股高檔 也能安心買進!
最新一期 Money錢11月號
全台便利超商、各大書局現正熱銷中
線上立刻搶購>>贈送599元理財寶抵用劵
--------------------------------------------------------------------------
文章繼續 ↓ ↓
巴菲特在不同時空及條件下
更看重美國 10年期政府公債殖利率
對同樣變數給予不同比重詮釋
巴菲特變了嗎?我認為沒有,
只不過他在不同時空及條件的情況下,
對同樣變數給予不同比重的詮釋,
例如他原先認為可以判斷大勢走向的巴菲特指標,
此刻面臨另一個更大力量的牽引,
以致他的巴菲特指標可以暫居第 2 位。
這也正是台灣央行總裁彭淮南最看重的一個數字,
那就是美國 10 年期政府公債殖利率。
為何這數字此刻變得如此重要,
讓巴菲特都見風轉舵了呢?
股價的上漲或下跌,免不了經濟學的供需關係,
資金往最有利的方向移動,
而美國公債的規模常是大於股市的,
我就藉這數據來比較股與債目前的消長。
美國 10 年公債殖利率和
標普 500 的股利差不多
現在美國 10 年期的公債殖利率是 2.3% ,
和美國標普 500 的股利約 2% 差不多,
但股票提供了股價上漲的資本利得機會,
所以目前股票比公債有更強的吸引力。
讓我們穿越時光隧道,回到網路泡沫的 2000 年,
當時的 10 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是近 6% ,
對比當時的股利 2% ,
公債會比股票更有獲利的空間且穩當,
所以股市一有風吹草動,
資金很快就由股市逃向了公債。
歷史上相對低點的公債殖利率環境,
就是巴菲特昨非今是的調整。
看好美股會在修正中繼續前進
我的看法和巴菲特接近,美股將會在修正中繼續前進。
20% 之內的修正或有機會但也未必,
在採訪中我一再提醒記者,
美股 1980 到 1999 這 20 年的年均複利是 18% ,
沒有參與將非常可惜,
我不是說美股未來有如此強勁,
但也像巴菲特所說,如果持續在低利率,
盈餘成長不差的環境下,美股未來幾年,
若持續 6% ∼ 8% 的成長一陣子,
在場外或看空者,滋味可能不好受。
但也別誤判,以為巴菲特會全數投入股市,
他手邊還有龐大的現金,等待便宜貨的到來,
攻擊與防守他都做好準備,
主動投資者要考慮的事情本來就多,
這也算是追求超額報酬所應付的代價吧。
股市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發生
未來美股到底是在修正中前進
還是如鄧肯二世所說的崩盤重開機
只有時間可以告知!
現在加入好友【獲得股市 最新消息】
►點此加入LINE好友
►點此加入產業研究中心社團
►點此加入粉絲團
本文由 Money錢 授權轉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