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超級大銀行回來了!
2007 年金融海嘯至今,花了 10 年的時間,
20 兆美元的罰款,超級大銀行又回來了。
2011 年是個分水嶺,
聯準會批准了第 1 間自金融海嘯開始財務健全的銀行。
最大的受惠者是投資人還有銀行經理人,
這代表他們將更有本錢擴張借貸。
大銀行為了長遠的成長,將更有彈性來借貸。
另一方面,卻有批評的聲音出現...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周轉不靈的惡夢將重演
批評法規日漸鬆綁,
導致過去銀行超貸終至周轉不靈的惡夢重現。
美國最大的 10 間銀行手中仍掌握全國 80 %的銀行資產,
這些大銀行需要被小心監管,
如果政府注意到大銀行的手段,
他們很可能採取高風險的舉動。
就在 10 年前,次級房貸風暴發生,短短 18 個月內,
貝爾斯登銀行還有雷曼兄弟不見了,
甚至差點拖垮花旗銀行以及美國銀行,好險美國政府援助。
美國重振 歐洲掙扎
儘管川普政府允諾要放寬法規管制,
很多專家呼籲仍要記取 10 年前的教訓。
2008 年的金融風暴讓美國的金融系統終於承認錯誤,
並且很快地重新注資。
但是因為歐洲沒有相同的壓力,
導致他們的金融體系長期還在與軟弱掙扎與在努力復甦當中。
10 多年來的歷史新低利率也幫助銀行重整,
即便投資人眼睜睜看著自己在銀行的存款價值日益縮減。
10 年,還有經濟尚未恢復
同時間,儘管銀行更有能力借錢給人,
但是大眾缺乏信貸的需求還有緩慢的經濟成長,
仍限制了銀行信貸的成長。
聯準會升息的速度仍舊緩慢。
但金融危機 10 年來,還是有一部分經濟尚未恢復。
經過資遣上千萬計的員工,關閉上百間的分行,
銀行業似乎還沒準備好要雇用更多員工還有開設新分行。
因為沒有需求,還有銀行已經學會要運作得更重視成本。
唯一不變 高階年薪
還有消費習慣改變,
越來越多消費者喜歡從手機直接操作銀行業務,
讓銀行更沒有加開分行與徵招銀行員工的需求。
儘管消費型態改變了,銀行對營運的態度改變了,
不過唯一不會改變的,
恐怕是對銀行高階主管的年薪不會改變,並且越來越高。
這些經理人手中掌握的選擇權近年來價值越來越高,
完全不受金融風暴影響。
再多的金融風暴 重挫 危險
唯有高階主管的薪水不變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投資小學堂】粉絲團
想獲得更多理財資訊?
那千萬不可錯過每一篇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