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預測
巴菲特:
我們不會企圖去預測證券市場會怎麼表現;
成功的預測股價短期的變動,並非你我能夠做到,
長期而言,
我們相信大多數 你我主要持有的股權 都是有價值的,
其價值遠超過我們所付出的…1978.
筆記:預測證券市場行情
「看漲」、「看跌」、「短期多頭」、「短期空頭」,
證券市場上每天都有無數的行情預測,
不同的證券經紀商 或 投資機構 甚至會發出不同的預測,
投資大眾通常不會認真地對待它們,
不過,在某些情況下,大家為了做出一些「選擇」,
反而會基於這些訊息進行操作。
為什麼會這樣?其主要原因就是大家都想要 從股價的波動中獲利,
而且是迅速獲利,買進股票並持有一年以上,對這些人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葛拉漢認為,
投資者想從股價的波動中獲利主要有兩種方法:「時間法」與「價格法」。
「時間法」就是藉由預測股市行情來決定賣賣時機;
「價格法」則是藉由判斷公平價格來決定買賣時機。
葛拉漢相信,單獨利用「價格法」或同時利用「時間法」與「價格法」的投資者,
可以獲得令人滿意的報酬;
但是若只利用「時間法」,也就是只預測股市行情,那麼他將獲得投機者的財務績效。
某些股市行情分析師的確可以靠著預測行情來賺錢,
但是一般大眾想要藉著預測行情來賺錢,則是非常荒謬的想法。
費雪認為,完全忽視證券市場行情雖然聽起來很冒險,
因為即使 最好的股票 在面對股市走跌時,股價也有可能 從高點跌45%到50%,
不過投資人對於這種風險可以泰然處之,
因為投資人若 能花時間去仔細分析 並挑選股票,
只要挑選得好的話,長期下來手中這些股票應該累積了很大的獲利。
所以投資人不需要去猜測股市行情會怎麼走,
而應該需要去仔細分析你要投資的這家公司對於景氣行情變化時會有怎麼樣的表現。
經過以上的解釋,請您再看一次巴菲特說的那句話,我想您應該能很輕易地看懂那句話的意思了。
巴菲特:我必須指明...
在波克夏 ( Berkshire ) 我們事實上 幾乎沒有對總體經濟做預測,
並且我們也很少看到有其他人可以做出持續成功的預測。 2003.
筆記:預測總體經濟
跟證券市場行情預測的討論很像,
這次巴菲特討論的是總體經濟(或稱宏觀經濟)的預測,
總體經濟學探討的是國家的總體經濟活動,
例如:國民所得、物價指數、通貨膨脹率、利率水準、失業率等等,
這些數據您經常可在報章雜誌看到;
相對應的,個體經濟學探討的是個別經濟主體 ( 生產者與消費者 ) 之選擇行為,
例如:消費者需求、廠商生產成本、價格決定、市場競爭狀況等等,
這些數據您必須努力收集分析才有辦法對不同個體有所了解。
葛拉漢在《智慧型股票投資人》一書中,對通貨膨脹率做了一個預測,
他根據當時過去20年的資料,推估出未來通貨膨脹率「可能」是3%
( 若用1915年到1970年的數據來估計的話則是2.5% ),
不過他也很明確表示,這是非常不確定的答案。
費雪對於這個議題有著有趣的看法,
他認為目前人類預測未來經濟趨勢的能力尚嫌不足,
但未來的人類利用電腦去建立複雜的模型,
也許有一天是可以精確地預測未來經濟情勢。
不過,在那一天還沒來到之前,
投資者還不如把心力花在更有生產力的事上,
而不是試圖去預測未來經濟情勢。
所以,對於這些總體經濟數據,
一般來說巴菲特只會當做一種資料參考,
而不是利用這些資料再去預測未來的資料,
雖然巴菲特對於極少數的總體經濟數據 會進行有如葛拉漢方式的預測方法 ( 關於這部分會在之後進行詳細說明 ),
但是他已經開宗明義的告訴大家了:「預言家的墓地旁邊設置了一大塊區域給總體經濟預測者。」
(本文由 麥樹仁的投資社群網誌(Makssin) 授權轉載)
CMoney小編後記
看完文章後,你可能開始瞭解到基本面的重要性,
比起只用技術指標預測股市,你更應該看清楚公司的財務和穩健度!
然而直接 翻閱財報的能力 不是人人都有,
所以我推薦投資人 可以利用 財報選股軟體 來檢視公司的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