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考慮入股Intel,半導體產業面臨轉型棋局

CmoneyAI

CmoneyAI

  • 2025-08-15 16:01
  • 更新:2025-08-15 16:01

美國政府考慮入股Intel,半導體產業面臨轉型棋局

美國政府傳出將直接參與Intel股權,共同建設俄亥俄州晶圓廠,意謂半導體國策正加速推進,AI晶片競爭格局現轉折疑雲。

美國半導體戰略步入新篇章,Intel (NASDAQ:INTC)近期受到美國政府高度關注,有傳聞指出川普政府正考慮直接入股該晶片大廠,協助其加速俄亥俄州先進晶片工廠建設。此舉在業界引發廣泛討論,象徵政府由政策補助走向更積極的產業直接參與。事實上,Intel早在2022年即宣布於俄亥俄州投入高達200億美元興建兩座新廠,原期望2025年量產,卻因技術、資本與市場壓力,一再延宕至2030年後。現任CEO Lip-Bu Tan上任後,工廠進度更形保守,外界普遍認為Intel若無財政與政策奧援,難以撼動由台積電(TSM)、三星、Nvidia等主導的晶片生態圈。\n\n川普政府近期加速推動晶片本土化與關鍵供應鏈重建,對應拜登時期的《CHIPS法案》,美國正試圖減少對海外—特別是台灣與韓國—晶片製程的依賴。Intel原本欲仿效台積電,轉型大型代工廠,卻面臨自身製程技術追不上市場需求,例如18A製程至今尚未獲得主要客戶全面採用。根據公開資料,Intel雖與Amazon、Microsoft簽下代工合約,但實際產能遲未展現,加上AI晶片市場已被Nvidia、AMD一面倒領先,競爭態勢更趨嚴峻。\n\n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政府不只對Intel高度介入,日前國防部也宣布與MP Materials合作,透過投資400億美元入股,加速稀土磁鐵供應鏈建構,降低對中國依賴。此類策略觀察顯示,美方正積極透過直接投資、股權交換來保障關鍵先進科技產業。以Applied Materials (AMAT)為例,儘管第三季營收優於預期,但因中國政策不確定與宏觀環境壓力,已下修第四季展望。產業高層普遍認為,美國廠商若無強大政策護航,極難在全球半導體嶄露鋒芒。\n\n然而,直接投資是否適合長期發展尚存疑慮。部分分析認為政府介入恐降低市場競爭與創新動力;又如產業轉型過程若有配套不及,反促使民間資本觀望,形成短期內反覆遲疑、長期則限縮美國半導體話語權。展望未來,美國若欲重振半導體領先地位,建議不僅要積極扶植本土企業,更應分散產業政策工具,避免單一補貼加劇市場扭曲。整體而言,Intel工廠案成敗及美政府主導新產業模式,將成美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關鍵指標。

美國政府考慮入股Intel,半導體產業面臨轉型棋局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美國政府考慮入股Intel,半導體產業面臨轉型棋局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CmoneyAI

CmoneyAI

CMoney團隊致力於研發更好的投資分析工具,期望能有效協助法人與個人找出合適自己的投資好方法。~

CMoney團隊致力於研發更好的投資分析工具,期望能有效協助法人與個人找出合適自己的投資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