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宣布11月起終止企業購買取量折扣,雲端與辦公室軟體成本大漲,分析師預估漲幅達6%至14%。新政策有助微軟營收透明化,但同步考驗客戶續約意願及AI新功能帶來的附加價值。
微軟(Microsoft, MSFT)日前宣布,將於今年11月起終止企業購買Microsoft 365等生產力軟體訂閱與雲端相關應用的大宗折扣,此舉預計將對全球企業用戶的IT成本造成顯著衝擊。根據微軟最新公告,未來所有商用客戶須以統一標準價格購買產品,折扣僅限以專業通路銷售,終止以往大宗訂購時的價格優惠。分析師普遍看好此舉對微軟營收的立即提振,預估未來用戶將面臨6%到12%不等的軟體成本上升,部分合作夥伴更預測漲幅最高可能達到14%。
此政策改變發生於微軟2025財年營收展望強勁、且公司股價年內已漲逾20%的背景下。微軟去年才公布Microsoft 365商用用戶單位增長低於一成,因此此番漲價實則是力求提高手上既有用戶的客單價,並藉由AI功能加值如Copilot推廣與升級更昂貴方案來增加收入。微軟於公告中表示,這是為落實價格透明與一致性,讓客戶與合作夥伴「能更明確、有據地作出決策」。
不過,價格調漲背後,市場已出現企業用戶是否願意繼續高價使用微軟軟體的討論。部分大型客戶可能會選擇降低微軟相關雲端基礎建設投資、或改由雲端經銷商採購軟體以尋找較低價格。有分析示警,雖然新政策有助微軟獲利穩健成長,但同時考驗用戶的忠誠度與市場競爭力。特別是在AI應用日益普及、多數企業正在評估雲端支出效率之際,若微軟無法提供足夠的創新服務,部分企業恐轉向他家服務。
有IT服務商指出,目前終端企業尚未出現明顯的轉單潮,部分因為訊息尚未廣泛傳播,但隨著新合約生效,預期市場將逐步適應成本變化,並重新評估雲端策略。分析師建議,企業在年底前須審慎檢視微軟產品使用效益,落實精算採購策略並考慮可能的替代方案。
展望未來,這波漲價勢必將促使企業加快轉型流程、自動化與AI導入腳步,微軟若能維持高品質服務與技術優勢,仍有望穩坐辦公雲端與AI平台龍頭。反之,若漲價幅度過高導致客戶流失,競業如Google Workspace或雲端新創業者則可能趁勢搶市,全球雲端商業版圖也將面臨新一輪洗牌。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