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調整商業軟體訂價,企業端將面臨6-14%成本上升,全球IT支出版圖重整,漲價壓力直接反映雲端產業成長模式。
美國科技巨擘 Microsoft(微軟,MSFT)近日宣布,將於11月1日停用 Microsoft 365 企業採購折扣,未來無論續約或新簽合約,皆採更一致、透明的訂價策略。此舉令企業用戶面臨明顯成本上升,微軟合作夥伴推估漲幅落在6%-12%,部分分析師甚至認為整體衝擊可達3%-14%。
這項變革出現在雲端軟體「隨用隨付、分級定價」已成主流的時代,微軟強調漲價屬於全球統一措施,期望訂價一致化、提高透明度。過去企業購買大量授權時爭取折扣,如今即使達到大規模採購(A、B、C、D等級),也需按新價格支付,有可能擠壓企業IT預算空間,迫使組織重新思考雲端應用部署策略。
對微軟來說,這次調價戰略早已納入財測盤算。UBS分析師直言,財年預估指引中已反映此調整。而微軟於Q4財報時,給予今年度營收雙位數成長預期,股價靠此利多大漲4%。其中Microsoft 365、雲端服務與Copilot AI增值功能,成為推升營收主力。企業多半傾向忍受漲價,繼續依賴微軟軟體,顯示其軟體產品在企業級市場的不可取代性。
然而部分IT服務商認為,未來企業不排除減少Azure基礎架構雲端服務採購規模,或轉向第三方雲端經銷商以尋求成本優勢。這股漲價壓力也可能推動產業加速探索替代方案,如Google Workspace、Amazon WorkSpaces等競品。
微軟股價今年已漲約20%,遠優於那斯達克指數的10%。資本市場多給予「買進」評等,顯示漲價後獲利成長前景仍受期待。不過,企業端IT主管需密切關注未來雲端軟體長期成本結構變化,並評估是否需深度分散採購渠道或引入開源之替代方案。
展望未來,微軟訂價策略調整恐帶動全球雲端軟體市場重構,企業是否能有效壓低IT總開支,將決定產業創新的腳步與競爭力。此一趨勢不僅牽動大型企業,更將對中小企業雲端轉型方向與資源配置產生深遠影響。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