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高通膨與薪水僅夠生活的困境,年輕族群透過自動化儲蓄、降消費、運用理財APP等方式重塑財務安全感,科技金融帶動全新儲蓄方式。
在美國,超過三分之一民眾依然過著薪資剛好用完的生活,儲蓄不足情形尤以年輕世代為甚。根據GOBankingRates調查,有18%美國人完全沒有任何積蓄。年輕族群收入剛步入社會,生活基本開銷甚至占據超過65%的薪資,設法擺脫「月光族」困局成為必學課題。專家如Bernadette Joy強調,應先在活期帳戶累積至少一個月的支出金額以作緊急緩衝,這不僅避免透支,也能在突如其來的經濟壓力下保持決策彈性。
自動化儲蓄成為新世代理財主流,現今銀行及金融科技公司(如MSFT微軟提供的金融管理工具)積極推廣自動轉帳功能,鼓勵每月固定比例資金直接進入高收益儲蓄帳戶或退休帳戶。調查顯示,多數年輕用戶偏愛手機APP管理預算,分配生活費與消費享樂,甚至部分平台導入獎勵機制,提升儲蓄動機。財務顧問建議,即使是20%小額開始,也能逐步累積財富,加速脫離月光族行列。
除了科技輔助,理財習慣的養成也是關鍵。全美多所理債機構發現,年輕族群推崇「先儲蓄、後消費」模式,減少使用信用卡,改採現金或預算內購物為主。這有助控制支出,避免額外負債。對於有學貸者,更建議將多餘資金優先償還債務以縮短還款期。另外,初入職場者被鼓勵及早投入投資領域,例如利用銀行提供的簡易投資產品或指數型基金,善用複利效應提早建立資產基礎。
金融科技加速進化,CME集團(NASDAQ:CME)與FanDuel合作,推出低門檻、基於事件的金融合約,預計將吸引新世代用戶以「1美元」小額參與市場,簡化投資決策流程。此種產品模式充份反映年輕客群對靈活性和教育性的重視,有望擴大理財參與面。
儘管新方法帶來財務自主感,但專家也提醒,改善財務狀況須持之以恆。市面理財APP差異大,新手應多方比較,理性選擇工具;同時,切勿將儲蓄目標設得過高導致壓力反而適得其反。展望未來,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科技持續導入金融業,年輕世代能否藉此穩固財務基礎、抵禦通膨與經濟波動,將是各界持續觀察的焦點。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