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科技板塊連跌兩日,AI資本支出疑慮加劇、政府干預傳聞與獲利回吐齊衝擊,市場資金現短線快速輪動由科技領域外溢至其他板塊。
近期美國科技股市遭遇重大震盪,連續兩日下跌約2.4%,成為自今年四月以來最顯著的跌幅。市場分析認為,這波調整因科技股自四月低點大漲超過40%,漲幅過快導致獲利了結、估值回壓,尤其那些因 AI 概念狂飆的高本益比個股,如 NVIDIA (NVDA)、AMD (AMD)、以及 Palantir (PLTR) 等,最近紛紛遭受賣壓。此外,科技產業的未來資本支出速度也引發爭議,部分投資人開始質疑是否有必要如此大舉押注 AI 相關資本投入。
同時,華府政府刻意加強對半導體產業干預傳聞陸續傳出,包括可能以 CHIPS Act 補助換取英特爾等業者股權,引發市場對政策面變數的高度警戒。再者,川普政府近期更進一步對聯準會決策施壓、促使高級官員離職,這種政治力介入金融政策,進一步加劇了投資人對大盤穩定的疑慮。
知名市場策略師 Art Hogan 表示,科技巨頭過度被買盤追捧,當資金出現輪動時,其他S&P 500中的493檔非科技類股有望獲得青睞。部分分析師也認為,這波回檔是健康的技術調整,不至於演變成持續性崩跌,資金很可能在短期內流向更為落後的板塊,如中型股、醫療、民生消費。Portfolio manager Seth Hickle 坦言,科技板塊拉回有助於市場重新定位,短期也可望觀察其他產業的機會。
另一方面,市場細部數據也顯示,儘管科技大廠如 NVIDIA 持續受到關注,但投機型個股的泡沫已快速減退。部分投資人正趁逢低布局,預期隨著聯準會貨幣政策釋放訊息,資金或將再度回流大型科技龍頭。總結而言,科技股板塊本次修正既反映了獲利了結及政策不確定性,也促使市場展開板塊間的快速資金輪動。未來科技股能否重回領漲重心,將繫於 AI 增長的實質動能、政府政策調整,以及資本市場的風險偏好。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