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ftBank砸2億美元入股Intel,助攻Arm展AI晶片自主化布局,吸納Amazon人才打造技術新高峰。
近年來人工智慧與半導體產業競爭愈發激烈,日本投資巨擘SoftBank(OTCPK:SFTBY、OTCPK:SFTBF)驚傳以2億美元(約合新台幣64億)成為Intel(NASDAQ:INTC)第六大股東,挾其對Arm Holdings(NASDAQ:ARM)87%高持股,企圖打造AI晶片自主化新格局,引發全球科技產業高度關注。根據Wells Fargo最新分析,SoftBank對Intel的投資將大幅強化Arm自主開發AI晶片的實力,提供額外晶圓代工產能選項。業界專家Joe Quatrochi直言,IFS與Arm去年已宣布深度合作,藉由Intel 18A製程平台,切入低功耗SoC市場,並預計從行動裝置起步,逐步拓展至汽車、物聯網、數據中心等多元領域。
Arm技術佈局亦見積極行動,甫於本週揭露延攬Amazon(NASDAQ:AMZN)AI晶片部門總監Rami Sinno。Sinno此前主導Amazon的Trainium與Inferentia AI晶片研發,助攻大型AI應用建設,成績斐然。此外,Arm還招攬HPE(NYSE:HPE)系統設計前高層Nicolas Dube,以及曾任職Intel與Qualcomm(NASDAQ:QCOM)的晶片工程專才Steve Halter,展現布局AI基礎架構的堅強實力。
事實上,SoftBank已展現野心,多次大舉併購英國AI晶片公司Graphcore與主力發展高性能AI運算的Ampere,並成為OpenAI重要股東,積極串連AI生態圈上下游。今年七月,Arm執行長Rene Haas亦坦言集團已大幅提升研發預算,正審慎研議自建完整AI晶片,為下世代科技競爭奠基。
然而,Arm進軍自有晶片領域不免引發投資疑慮。若自製AI晶片,恐與現有授權業務產生衝突,左右客戶及市場生態。也有分析認為,SoftBank雖積極入股Intel,仍必須面對產業景氣波動、製程技術難題等不確定性。
綜合來看,SoftBank、Arm、Intel三方協作,勢必加速全球AI硬體創新,未來十年,AI晶片自主化競賽恐將成為半導體產業新主旋律;台灣晶圓代工業者也將密切關注此布局,尋找新合作與競爭機會。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