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gan Stanley預估AI導入將為S&P 500企業每年創造近9200億美元長期價值,涵蓋多領域且擴及生產力、創新與自動化。
人工智慧正在催動美股企業進入前所未有的成長新世代。根據Morgan Stanley最新分析,在AI深度導入之下,S&P 500指數企業每年可望創造長達9200億美元的經濟效益,約佔2026年預期稅前獲利的28%。這預估直接顛覆產業格局,驅動生產力與創新前所未有提升。
分析指出,目前AI主要分為Agentic AI與Embodied AI兩大類型。Agentic AI指能自動執行多種虛擬任務的AI軟體,如微軟(Microsoft, MSFT)近期推動的Copilot技術,預計貢獻約4900億美元年度價值,大幅提升辦公、財務及客服職能效率。Embodied AI則側重於AI強化的機器人與數位設備,如Nvidia(NVDA)推動的Jetson Thor平台,預估創造4300億美元年度效益,主要應用於生產和倉儲自動化。Morgan Stanley指出Agentic AI將影響更廣泛職務,Embodied AI則針對特定行業,有更高自動化與人力取代的可能性。
在產業表現上,消費必需品(如XLP)、零售(XRT, RTH, IBUY)、不動產管理(RWO, IFGL, IYR)、運輸(XTN, IYT, FTXR)等部門透過AI可達到超過2026年共識稅前獲利100%的成本節省,凸顯新科技改寫產業競爭力。科技硬體及半導體雖受益幅度相對低,但仍展現穩健成長潛力。Morgan Stanley也強調醫療設備(IYH, IXJ, XLV)、軟體(IGPT, XSW)、汽車與零組件(DRIV)同為AI價值創造熱點。
從數據來看,AI導入不僅帶來營收提升,還有顯著的利潤率擴張。該分析預計2026、2027年S&P 500淨利率將分別增加0.3與0.5個百分點。雖然各產業面臨AI導入的成本(如機器人部署每小時約5美元成本),但多數業者長線來看將能從AI創新帶動的效率與規模效益中大幅獲益。
市場分析同時提醒,AI發展也伴隨自動化造成職場調整乃至人力替代爭議,多元職種須面對技能升級與轉型壓力。面對此新趨勢,企業如何掌握AI基礎建設、人才佈局和道德治理,將成產業能否共享AI紅利的關鍵。
總結而言,隨著Nvidia、Microsoft等龍頭持續推進AI平台創新,跨域整合已成美股企業提升競爭力、擴展獲利的必由之路。未來幾年AI驅動的『智能企業力』將主導全球產業樣貌,也激發更深層的結構性考驗。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