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彭淮南:台灣經濟跟全球一樣,持續疲弱!
我們都應該謹慎看待股票市場
許多人都已經習慣市場不斷創新高,
而沈溺在風險中。
在全球市場很快速的下跌時,
不僅是主要歐美股市如此,
就連台股也免不了波及。
這個下跌不僅是體質不佳的股票,
就連很多體質好的股票也同樣受到影響,
下跌幅度快且驚人。
很多人投資股票的態度是看到價格上漲,
就愈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一切都看得很精準,
彷彿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但當股票價格下跌,
就開始缺乏自信、恐慌與悲觀。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股神巴菲特寫給股東會的信中:
投資股票就像比賽不要看著計分板
而是要盯著比賽的內容,
他也常常引用他導師葛拉漢說過的市場是服務你,
不A是指引你。
雖然說這些道理看似簡單,
但投資人遇到了下跌,
仍然會失去理性,
人心受到市場影響而浮動的原因大概有:
1.獲利減少,或是損失擴大
2.覺得價格下跌表示
可能出現自己不了解的潛在問題
3.現在價格走低,未來還可能更低,
不知該是否該採取行動
透過理性的評估
嚴苛的態度去審視手中的持股
投資的成敗有相當比例來自於人性,
股票價格下跌,
往往是最佳自我檢視的機會,
因為在價格上漲中,
人是盲目的,
容易因為價格而過度肯定
或掩蓋了可能的問題。
而在價格下跌中,
許多隱藏在內心的疑惑
就會不斷浮現出來,
並且不斷放大。
過去看到的許多經驗,
投資人很容易被價格下跌影響,
而失去判斷能力,
這時除了平時累積的資訊以及經驗之外,
另外一部分
則是檢視態度的重新建立。
讓自己換不同的角度來面對市場下跌。
這裡列舉幾種
投資人可以參考的態度:
1. 把投資公司當農田
確認是不是每年都能產出作物,
而不是外面的土地報價。
這點對很多投資人來說很困難,
卻是投資的核心。
雖然大部分的人看的
第一面向就是價格漲跌,
但投資的收益最重要
來自於公司每年帶來的收益。
投資人應該先把價格遮住,
第一優先專注公司營運狀況,
營收獲利以及競爭狀況等,
對公司有一定程度任之後,
其次才來看看最近的價格是高還是低。
如此一來看事情的角度會更客觀。
2. 保持樂觀的態度
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在勤奮工作,
人類的科技技術持續在進步,
過去歷史發生過許多的
災難、戰爭、病痛,
但整體市場所創造的價值持續累積,
長期市場持續創新高,
永遠對市場抱持不滅且持續成長的樂觀態度
3. 把看待時間拉長
如果投資人在意的是要
在很短的期間
就能夠看到投資成效,
或是馬上要用錢套現,
必定會對現在的市場價格很在意,
但如果能夠把視野拉長,
如 3 年、 5 年以上的角度看待,
其實許多公司每年分配的股利累積
都能夠幫投資人帶來可觀的報酬。
在這過程當中所出現的價格低落,
顯然會是最划算的投資機會。
4. 用機率取勝
在不充分確定下,
投資人只有一兩檔股票時
會因為市場下跌,
而無法避開潛在問題,
但以更多優質的股票組合,
建立一籃子高優質的投資配置,
可更有信心度過難關。
舉例來說,
客戶可能不確定像 台積電 (2330) 或是 蘋果
這樣的股票還能不能繼續逢低買,
或是 標準普爾五百指數
這樣的指數當成投資標的,
甚至直接自己配置體質更加,
本益比更低的組合,
則更容易度過價格下跌的難關。
5. 每天要通勤的上班族
別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小確幸
不該因為油價上漲而自己油箱
裏面還有點油而覺得賺到,
反過來說一個
每天要吃漢堡的客戶,
看到漢堡價格下跌才應該感到開心。
投資人應該不斷的檢視
自己手上投資的標的,
在每次下跌時爭取加碼最好的部位,
將體質比較差的標的找機會賣出,
如此一來投資人
應該會更於見到市場下跌,
又會是一個難得的加碼時機點。
本文由 Albert Hung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