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物料速報】誰吃掉了我們的荷包,偷走了我們的購買力?

【原物料速報】誰吃掉了我們的荷包,偷走了我們的購買力?
圖/Shutterstock

  

誰吃掉了我們的荷包,偷走了我們的購買力?

近三年來的COVID-19疫情影響下,需求疲弱、消費放緩、投資減少。而正當似乎快要能與病毒共存流感化之際,今年年初2月下旬突如其來的俄烏戰爭,更是造成了全球各行各業的供應鏈中斷與嚴重錯位,供需失衡下物價因而上漲。

今年全球通貨膨漲率明顯走升,而衡量通膨程度的重要指標-「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 CPI),不論是美國或是台灣大致都分為七大基本分類項目,涵蓋食品、成衣、住房支出、交通、教育娛樂、醫療保險及其他雜項等等。在上述七大分類中,讓荷包緊縮最有感的莫過於每天的必然支出-餐費和交通費。

市場分析指出,食品和能源價格現階段的基本趨勢將保持一致。高能源價格(例如:天然氣)持續對化肥形成上行壓力,提高農業生產成本,降低生產利潤或將最終轉嫁給消費者。此外,高檔的原油價格間接地增加了製造業與民生用油的運輸成本。然而,這對生物燃料原料需求將持續增長,同時也支撐生物燃料混合物的混和利潤。價格終究是在一個錯綜複雜的供需平衡下決定。

【原物料速報】誰吃掉了我們的荷包,偷走了我們的購買力?
資料來源: Bloomberg

   

【原物料速報】誰吃掉了我們的荷包,偷走了我們的購買力?
資料來源: Bloomberg、FAO

   

相關商品:期街口S&P黃豆(00693U) 12/8淨值26.62元。

   

原物料速報

【原物料速報】中國生豬需求谷底回溫,加速黃豆進口需求

【原物料速報】美國新再生燃料標準(RFS)長期推升農產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