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7/7)隨著整體原物料市場的反彈,市場關注焦點再度回到基本面上,不利的氣候因素與遭到下修的種植面積,皆是支撐價格回升的關鍵。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黃豆期貨昨收盤在每蒲式耳1365.5美分,上漲3.23%。
相關商品: 期街口S&P黃豆(00693U) 7/7淨值24.26元,上漲2.54%。
相關消息
1. 美國玉米正值關鍵的生長時期,然近日天氣預報指出,美國中西部直至7月中旬,將維持相對乾燥的氣候,此情況恐對全年玉米產量構成威脅。
2. 阿根廷為全球第五大小麥出口國,根據阿根廷穀物交易所報告指出,2022/23年度的小麥種植面積預估值,由先前的630萬公頃下修至620萬公頃,為5月份產季開始以來的第四次下修,主要歸因於不利的天氣因素,導致許多農民無法實現最初的種植目標。目前小麥播種進度僅達85.2%,較去年同期低6.1%,整體進度有所推遲。
3. 化學肥料產業正積極解決肥料價格飆漲的問題,然而部分農民認為最根本的問題在於,化學肥料產業為寡占市場,對於市場價格具有較高的操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