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賺錢,是誰的錯?老闆也有 10大致命的「死穴」...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 2015-08-24 15:38
  • 更新:2018-07-17 15:01

公司不賺錢,是誰的錯?老闆也有 10大致命的「死穴」...

(圖/shutterstock)

 

很多老闆有許多相似的特點:

出身草根、不怕吃苦、白手起家,

通過努力打拼如今生意穩定。

在朋友眼中,他們可能已經算得上“事業有成”,

是典型的勵志人物,但從生意的角度來看,

仍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

離成功的店面還有很遠的距離。

 

這些老闆有很多共同的特點,即規模多年維持現狀,

無法突破,甚至越做越小。

其中的很多人當然想將店面進一步做大,

最好成為連鎖,然而常常只能望而生嘆,

心有餘力不足。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老闆的10大死穴

①沒有人情味。

②沒有兌現承諾。

③不懂如何演說和表達。

④沒有發自內心幫助員工實現個人價值 。

⑤沒有幫助員工承擔責任。

⑥沒有起到帶頭做事作用。

⑦用過去君王制度管理共產主義員工。

⑧沒有合理使用機制。

⑨不懂的學習甚至不讓員工學習。

⑩分配出現問題。

 

或許是因為下面的幾個問題制約了店面的發展...

 

 

 

 

第一,以賺錢為目的,沒有理想。

大多數人的創業是被逼的,家裡窮,讀書少,

找不到好工作,自己出來打工,

給別人洗車、當技師,然後慢慢地因為要攢錢結婚,

或者想要生活變好點,

又或是不想再受老闆的氣、看老闆臉色行事,

所以只有自己開店這一條路。

目的是改變個人的貧困狀況,

做事的出發點以賺錢為標準,

根本談不上有改變行業或社會的宏大理想,

這導致兩個弊端:

 

一是為了賺錢絞盡腦汁,急功近利,

為了利益常常忘了品質,為了節約成本,

不惜使用劣質產品,這部分企業難以做大。

 

二是小富即安,追求生活的穩定,

失去繼續奮斗的激情。

 

有部分老闆見事業小有所成,便自我感覺良好,

覺得應該多享受了。

遇到困難容易打退堂鼓,遇到機會不敢上前嘗試,

不願再冒險往前沖,老想著留退路。

 

 

第二,缺乏現代企業意識。

品牌店相對技術含量較低,如貼膜、拋光、

鍍膜等技術型服務,並不十分復雜,

技術難度與要求也不是很高,

所以,在早些年機會很多,

只要膽子大肯吃苦就能賺到錢。

時過境遷,在現在轉型升級的大環境下,

曾經輝煌時代的經營思路已經無法適應如今的時代了,

漸漸地淪為被淘汰的對象。

在他們的腦子裡,仍然停留在過去簡單的階段。

沒有銷售意識、品牌意識以及借助外腦的意識。

這些是成為與現代市場接軌所必須的特質。

 

第三,沒有資本和金融概念。

很多人還是小農意識,穩打穩扎,量入為出,

希望一步一步滾動發展。

有些老闆甚至認為負債是不好的,從來不向銀行貸款。

這樣的做法看似穩健,沒有風險,

實際上蘊藏的風險極大。

連鎖餐廳、連鎖酒店、連鎖美發比比皆是,

而且其中出現了不少的上市企業,

家居行業卻一直怯怯縮縮。

市場競爭,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機會稍縱即逝,

不抓住機會迅速壯大,迅速規模化,

就會被擠出市場的領頭隊列,錯失成為龍頭的機會。

 

 

第四,不懂學習。

這裡面分為兩種極端情況,一類人是只知低頭走路,

不知抬頭看路,工作十分勤奮,

整天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凡事親力親為,

無暇顧及學習,也不去借鑒同行或跨行經驗,

坐井觀天,不知如何進步,自以為已經做到最好,

沒有進步的空間。

不得不承認此類老闆的勤勉與努力,

可不出去拓寬眼界與豐富知識

是無法選擇出最好的發展方向的,

最後讓自己疲憊不堪卻難能進步;

 

另一類人對知識饑不擇食,不加甄別和選擇,

四處參加培訓和聽課,今天聽到這個老師講得好,

回來便對公司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明天看到另外一本書寫的也不錯,

就又在店裡進行實踐,後天聽到那個理論很興奮,

又將前面的調整推倒重來,反復折騰,

最後整的不僅沒有效果,還使得財散人盡,元氣大傷。

 

自身知識水平有限,可以借助別人的力量,

比如聘請知識淵博、經驗豐富的店長。

這些老闆通常對職業經理人不信任無法放手讓其去幹,

或心疼需要支付的高額薪水。

結果往往雙方不歡而散,

折騰一番之後又要從頭收拾。

 

 

第五,不願分享利益。

拋棄其他一切,一味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

沒有利益共享的理念。

比較集中體現在從外部想方設法壓榨客戶和合作伙伴,

使店面口碑越來越差,客戶不願再次光顧,

合作商不願再次合作。

在店面內部只有罰款沒有獎勵,克扣員工薪水獎金,

離心離德,導致員工怨聲載道,紛紛離開。

 

人各有志,有的人的夢想是建立商業帝國,

有的希望穩定的生活,我們不能評判誰對誰錯。

但在暗波洶涌的商業界,

想要穩定的生活可能選錯了地方,

在競爭中追究穩定就意味著在追求風險、在追求滅亡。

(文章來源)

網路文章分享

網路文章分享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

來自網路的好文章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