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走在路上若是看到7-11,
不曉得你是不是跟我一樣,
直覺反應認為附近有全家呢?
隨著全家不斷進化的會員制、優化店面及商品擺設,
現在普遍對於全家的接受度及認同度似乎比以前要高,
相較於以往認為7-11比較高級的想法,
現在全家與7-11幾乎是並駕齊驅,
面對這次疫情的衝擊,全家於2021年的的股價仍舊穩穩上揚,
一起來了解一下原因吧。

圖/Shutterstock
走在路上若是看到7-11,
不曉得你是不是跟我一樣,
直覺反應認為附近有全家呢?
隨著全家不斷進化的會員制、優化店面及商品擺設,
現在普遍對於全家的接受度及認同度似乎比以前要高,
相較於以往認為7-11比較高級的想法,
現在全家與7-11幾乎是並駕齊驅,
面對這次疫情的衝擊,全家於2021年的的股價仍舊穩穩上揚,
一起來了解一下原因吧。
全家簡介
全家便利商店於 1988 年由日本引進台灣,
在國內 2018 年底店數已達3,326 家,
並於天和鮮物與大樹等異業結合打造複合店,落實有機超商便利化,
全家近年在數位轉型上大幅領先統一超,
其APP優化較早,系統使用上相對統一超穩定,
會員數也於2019年中旬突破1000萬人次。
2020年營運雖受到疫情影響,
但疫情情況相對於海外仍為可控範圍,
全家領先布局APP數位優化、超商寄杯等行銷策略奏效,
去年營收穩定成長至853.7億元,年增9.82%,
尤其以咖啡以及麵包銷售最為明顯,營收分別年增17%、5%。
2020年也與永豐餘生技合作推出「冷凍店型 3.0」,
打造冷凍食品販售專區,支援消費者的宅居生活需求。
資料來源:全家
資料來源:全家
全家近期營運狀況
全家21Q2營收205億元,年減 2.84%
稅後純益 3.53 億元,年減 41.7%,
每股純益 1.58 元。
合計上半年累計營收 413.43 億,年增 1.1%,
上半年稅後純益 6.7 億,年減 24.5%,
每股盈餘3.01元,較去年同期減0.98元,
21Q2國內疫情急遽升溫,
受到停課、居家辦公、熟食區停售、
座位區關閉、戶外戴口罩禁飲食等防疫政策影響,
便利商店人流大減,且被迫暫停營業的店數最高曾達89家,
三級警戒導致來客數下降約15%,
使全家六月營收衰退至63.1億元,月減11.8%,
加上轉投資包括全台物流、全家國際餐飲的大戶屋等餐廳也受疫情打衝擊,
致上半年整體獲利不盡理想,
所幸疫情期間宅經濟需求爆發,
冷凍鮮食、超商EC包裹取貨量增加支撐營運,
有別於餐飲業月減20%以上的幅度,全家所受衝擊已相對輕微。
隨著疫情警戒降級、防疫政策鬆綁,
下半年營運可望回復常軌。
8月營收為69.7億元,年減9.8%,
全家表示8月雖迎來解封,但實聯制、疫情不穩定等,
皆是影響消費者入店消費的因素,
然6月起每月營收表現已逐步上揚,
預料若疫情穩定、輔以五倍券,
將有助活絡消費、拉抬業績成長,
全家截至今年8月底,總店數達3,909家,
和去年同期3,701家相比,淨增加208家。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全家營運展望
展望21Q3,對應實體、虛擬消費的疫後新常態,
將持續優化會員app、社群電商「全+1行動購」等線上購物的顧客體驗,
強化EC電商物流在速度與多元服務,
加上中元、中秋等節慶商機及政府振興五倍券等方案,皆有助業績向上
整體營運雖受疫情短期因素干擾,
重大投資仍依計畫穩健進行,包括上半年展店目標達成,
計新開143間店、擴大會員電支生態圈,
轉投資專營電子支付機構「全盈支付」六月獲金管會核准,預計第四季開業。另瞄準冷凍自煮商機,購入新竹土地以興建第四鮮食廠,
且因應長遠展店計畫和搶佔電商經濟,北三瑞芳物流中心上半年正式稼動,
並持續建設新台中及擴建花蓮物流廠,
期望蓄積未來成長動能。
預期 2021 年,全家將持續以 AI 驅動數據、全通路商業模式、消
費體驗優先等三大策略來提升到店人數與提升來店單價為主,
在AI 驅動數據方面,結合會員、集點、行動支付方式,
在線上自建團購平台與訂閱商品,線下方面以單店社群經營等,
消費體驗方面主要推動智能咖啡機、精品茶飲與鮮食持續開發等。
資料來源:全家
股利政策
全家股利政策都配發現金股利為主,
歷年配發率皆有 78%以上,
獲利維持逐年成長下,提供穩健的配息,
2019年股利政策,配發現金股利 6.5 元,
股利發放率為 79%,
全家已公告 2020 年股利政策,
將配發現金股利 7.5 元,現金殖利率2.8%
體質評估
回顧近期表現及未來展望後,
我們再使用艾蜜莉APP分析公司體質,
觀察到公司財務體質出現警示,
不良項目有3項,分別為:
「是否為燒錢慘業」、
「是否體質幼弱」、
「是否欠錢壓力大」。
警示1:是否為燒錢慘業
超商初期投入資金成本較高,
加上產業特性競爭,服務客群同質性高,
因此多藉由擴展分店以擴大市佔,
初期投入成本較高的情況下,
仍可以觀察企業所採取的策略,
是否有利於擴大市佔、提升回購率,
進而加速現金流回收速度。
而全家近年採取的銷售策略效果,已顯現在獲利成長上,
其門市人流、APP使用黏著度皆有所提升,
甚至有引領龍頭統一超跟進的跡象,
因此再投資比率雖高,
但整體來言,全家近年獲利仍持續攀升,
此項擔憂尚可先排除。
警示2:是否體質幼弱
全家成立時間晚於統一超,因此其規模也較小。
然而與統一超相似,
全家背後尚有日本全家(50%)、泰山(22.5%)、
三洋維士比(3.3%)、光泉(5.3%)等資源豐厚的股東撐腰,
因此景氣下行之時,所面臨的風險也會降低,
目前雖面臨疫情疫情逆境,
然確診人數逐步受控,疫苗持續抵台。
短期的逆風可望隨疫情淡化而消散,
目前此項疑慮仍無須過度擔憂。
警示3:是否欠錢壓力大
全家負債比90%,
主因投入成本高,需依賴舉債支撐營運擴張,
但觀察帳上現金仍充裕,
速動比40%、利息保障倍數高達8倍,
國內疫情因素逐漸減輕下,
後續營運也將轉好,
短期帳上資金充足,現金流維持充裕下,
資金無法周轉的風險仍偏低。
結論
全家近年領先數位化轉型,
產業地位持續逼近超商龍頭統一超,
獲利能力近年顯著提升。
整體營運雖受疫情短期因素干擾,
重大投資仍依計畫穩健進行,
包括上半年展店目標達成,
隨著國內疫情已逐漸受控,
以及在國內疫苗施打率持續提升下,
全家下半年門市人流可望緩步回升,
下半年營運可望回復常軌。
★警語:以上只是個人研究記錄,
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
【歡迎加入 艾蜜莉自由之路 臉書粉絲團】
跟著艾蜜莉一起 學習投資理財,
一起邁向 財富自由~(手刀衝)
整體營運雖受疫情短期因素干擾,
重大投資仍依計畫穩健進行,
包括上半年展店目標達成,
隨著國內疫情已逐漸受控,
以及在國內疫苗施打率持續提升下,
全家下半年門市人流可望緩步回升,
下半年營運可望回復常軌。
圖/Shutterstock
走在路上若是看到7-11,
不曉得你是不是跟我一樣,
直覺反應認為附近有全家呢?
隨著全家不斷進化的會員制、優化店面及商品擺設,
現在普遍對於全家的接受度及認同度似乎比以前要高,
相較於以往認為7-11比較高級的想法,
現在全家與7-11幾乎是並駕齊驅,
面對這次疫情的衝擊,全家於2021年的的股價仍舊穩穩上揚,
一起來了解一下原因吧。
全家簡介
全家便利商店於 1988 年由日本引進台灣,
在國內 2018 年底店數已達3,326 家,
並於天和鮮物與大樹等異業結合打造複合店,落實有機超商便利化,
全家近年在數位轉型上大幅領先統一超,
其APP優化較早,系統使用上相對統一超穩定,
會員數也於2019年中旬突破1000萬人次。
2020年營運雖受到疫情影響,
但疫情情況相對於海外仍為可控範圍,
全家領先布局APP數位優化、超商寄杯等行銷策略奏效,
去年營收穩定成長至853.7億元,年增9.82%,
尤其以咖啡以及麵包銷售最為明顯,營收分別年增17%、5%。
2020年也與永豐餘生技合作推出「冷凍店型 3.0」,
打造冷凍食品販售專區,支援消費者的宅居生活需求。
資料來源:全家
資料來源:全家
全家近期營運狀況
全家21Q2營收205億元,年減 2.84%
稅後純益 3.53 億元,年減 41.7%,
每股純益 1.58 元。
合計上半年累計營收 413.43 億,年增 1.1%,
上半年稅後純益 6.7 億,年減 24.5%,
每股盈餘3.01元,較去年同期減0.98元,
21Q2國內疫情急遽升溫,
受到停課、居家辦公、熟食區停售、
座位區關閉、戶外戴口罩禁飲食等防疫政策影響,
便利商店人流大減,且被迫暫停營業的店數最高曾達89家,
三級警戒導致來客數下降約15%,
使全家六月營收衰退至63.1億元,月減11.8%,
加上轉投資包括全台物流、全家國際餐飲的大戶屋等餐廳也受疫情打衝擊,
致上半年整體獲利不盡理想,
所幸疫情期間宅經濟需求爆發,
冷凍鮮食、超商EC包裹取貨量增加支撐營運,
有別於餐飲業月減20%以上的幅度,全家所受衝擊已相對輕微。
隨著疫情警戒降級、防疫政策鬆綁,
下半年營運可望回復常軌。
8月營收為69.7億元,年減9.8%,
全家表示8月雖迎來解封,但實聯制、疫情不穩定等,
皆是影響消費者入店消費的因素,
然6月起每月營收表現已逐步上揚,
預料若疫情穩定、輔以五倍券,
將有助活絡消費、拉抬業績成長,
全家截至今年8月底,總店數達3,909家,
和去年同期3,701家相比,淨增加208家。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全家營運展望
展望21Q3,對應實體、虛擬消費的疫後新常態,
將持續優化會員app、社群電商「全+1行動購」等線上購物的顧客體驗,
強化EC電商物流在速度與多元服務,
加上中元、中秋等節慶商機及政府振興五倍券等方案,皆有助業績向上
整體營運雖受疫情短期因素干擾,
重大投資仍依計畫穩健進行,包括上半年展店目標達成,
計新開143間店、擴大會員電支生態圈,
轉投資專營電子支付機構「全盈支付」六月獲金管會核准,預計第四季開業。另瞄準冷凍自煮商機,購入新竹土地以興建第四鮮食廠,
且因應長遠展店計畫和搶佔電商經濟,北三瑞芳物流中心上半年正式稼動,
並持續建設新台中及擴建花蓮物流廠,
期望蓄積未來成長動能。
預期 2021 年,全家將持續以 AI 驅動數據、全通路商業模式、消
費體驗優先等三大策略來提升到店人數與提升來店單價為主,
在AI 驅動數據方面,結合會員、集點、行動支付方式,
在線上自建團購平台與訂閱商品,線下方面以單店社群經營等,
消費體驗方面主要推動智能咖啡機、精品茶飲與鮮食持續開發等。
資料來源:全家
股利政策
全家股利政策都配發現金股利為主,
歷年配發率皆有 78%以上,
獲利維持逐年成長下,提供穩健的配息,
2019年股利政策,配發現金股利 6.5 元,
股利發放率為 79%,
全家已公告 2020 年股利政策,
將配發現金股利 7.5 元,現金殖利率2.8%
體質評估
回顧近期表現及未來展望後,
我們再使用艾蜜莉APP分析公司體質,
觀察到公司財務體質出現警示,
不良項目有3項,分別為:
「是否為燒錢慘業」、
「是否體質幼弱」、
「是否欠錢壓力大」。
警示1:是否為燒錢慘業
超商初期投入資金成本較高,
加上產業特性競爭,服務客群同質性高,
因此多藉由擴展分店以擴大市佔,
初期投入成本較高的情況下,
仍可以觀察企業所採取的策略,
是否有利於擴大市佔、提升回購率,
進而加速現金流回收速度。
而全家近年採取的銷售策略效果,已顯現在獲利成長上,
其門市人流、APP使用黏著度皆有所提升,
甚至有引領龍頭統一超跟進的跡象,
因此再投資比率雖高,
但整體來言,全家近年獲利仍持續攀升,
此項擔憂尚可先排除。
警示2:是否體質幼弱
全家成立時間晚於統一超,因此其規模也較小。
然而與統一超相似,
全家背後尚有日本全家(50%)、泰山(22.5%)、
三洋維士比(3.3%)、光泉(5.3%)等資源豐厚的股東撐腰,
因此景氣下行之時,所面臨的風險也會降低,
目前雖面臨疫情疫情逆境,
然確診人數逐步受控,疫苗持續抵台。
短期的逆風可望隨疫情淡化而消散,
目前此項疑慮仍無須過度擔憂。
警示3:是否欠錢壓力大
全家負債比90%,
主因投入成本高,需依賴舉債支撐營運擴張,
但觀察帳上現金仍充裕,
速動比40%、利息保障倍數高達8倍,
國內疫情因素逐漸減輕下,
後續營運也將轉好,
短期帳上資金充足,現金流維持充裕下,
資金無法周轉的風險仍偏低。
結論
全家近年領先數位化轉型,
產業地位持續逼近超商龍頭統一超,
獲利能力近年顯著提升。
整體營運雖受疫情短期因素干擾,
重大投資仍依計畫穩健進行,
包括上半年展店目標達成,
隨著國內疫情已逐漸受控,
以及在國內疫苗施打率持續提升下,
全家下半年門市人流可望緩步回升,
下半年營運可望回復常軌。
整體營運雖受疫情短期因素干擾,
重大投資仍依計畫穩健進行,
包括上半年展店目標達成,
隨著國內疫情已逐漸受控,
以及在國內疫苗施打率持續提升下,
全家下半年門市人流可望緩步回升,
下半年營運可望回復常軌。
★警語:以上只是個人研究記錄,
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
【歡迎加入 艾蜜莉自由之路 臉書粉絲團】
跟著艾蜜莉一起 學習投資理財,
一起邁向 財富自由~(手刀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