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經濟日報頭版報導,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出席公開場合時示警,三大因素導致現階段全球晶片短缺,尤其不確定性因素增加,因而出現重複下單的狀況,成熟製程如28奈米現在看似供不應求,但實際上,全球產能仍大於需求。另一頭,電子時報的頭版卻是聯電與力積電即將在4月再度調漲報價10%。
針對這兩則的消息,我們認為昨日劉德音的說法與台積電先前法說會上的論調是一致的,且針對市場擔憂庫存修正何時發生的問題,在昨天的發言中,劉德音也有提到,由於當前數位轉型所帶動的半導體需求仍強,可能就是供給吃緊的情況消失,恢復至供需平衡。考量到今日早上的媒體新聞提到日本經濟產業大臣希望台灣協助瑞薩生產車用晶片,以降低對日本車廠的衝擊,顯示當前市場上其實存在供給不均衡的問題,某些應用可能出現重複下單,但如車用晶片卻仍緊缺,甚至影響終端的生產,進讓部分晶圓廠的產能持續吃緊,進而能調漲報價,綜上來看,我們仍看好今年晶圓代工業者的相關表現,包括:台積電(2330)、聯電(2303)與世界先進(5347),預期在四月中季報與月營收相繼公告後,有機會重回市場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