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社會 差點就成為卡奴 , 還好有人提醒 3個 錯誤理財觀念...

剛出社會 差點就成為卡奴 , 還好有人提醒 3個 錯誤理財觀念...

(圖/shutterstock)

 

 

社會新鮮人 最常犯的3大理財錯誤

剛踏入社會的你,

表示的是專業能力的發展、事業的起步、獨自在外居住,

以及很重要的:完全掌握自己經濟財務。

掌控權也代表著完全的負責,

社會新鮮人初始理財時,容易犯一些錯,後續導致長期的負面影響。

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請看一看你是否正一步步踏進危險泥淖!

 

 

 

 

 

先買,剩下的之後再說

人生中似乎有那麼一段時間,

你會先在短時間內急促下不少決定,事後再細細省思。

這點特別容易在購物時展現,卡刷下去之前、合約簽下去之前,

請先停一下,想一想自己是否負擔的起。

你的最好幫手,便是設定每月預算,並堅守到底。

 

也許你會覺得「這是一次性的開銷」,

例如添購家電家具、換手機換電腦,

等之後每個月薪水進來就慢慢正常了;這是非常危險的!

幾個月過去,你也許已經開始負債、必須付高額的循環利息。

 

所謂的「一次性開銷」,

大筆開銷前務必先做功課,而且要明確列出預算。

而預算的調整是每個月根據自己的收入與支出比例來調整,

有很多軟體可以幫助你好好控制預算。

記錄自己的開銷拖延不得,立即記錄遠勝於事後追想。

(推薦相關延伸閱讀 >> 免費記帳app幫你輕鬆控制花費

 

 

 

覺得「反正之後會賺更多錢」

社會新鮮人起薪未必好看,也許只比22k高一些,

對自己未來的收入有期許是好事,

這裡要特別提醒的朋友是所謂「底薪+獎金」的族群,

花錢時千萬要謹守現在薪水的水準,

如此才能給自己未來更多的理財自由。

 

因為當你花費超過自己的底薪太多時,

之後進來的獎金都只是拿來付帳單跟利息了。

若你可以堅守底線來使用金錢,

獎金才是真正可以儲蓄下來做緊急預備金、退休基金、或是玩樂基金的「收入」。

 

預先花掉未來的收入,豈不是把自己壓迫在小框架裡嗎?

 

 

很少開口尋求協助

身為新鮮人,表示有很多事物是從未接觸過的,

也表示將要下很多決定,是過往經驗沒有的。

 

請千萬要下功夫多做功課,

家中長輩、同事朋友、理財專員、甚至熱情的網友,

都是你可以討論請教的對象;

實在羞於開口請教他人,台灣網路如此方便,實在沒有不為自己找資料的理由。

 

即便是複雜的信用卡優惠資訊,便捷的網路世界裡,

也有業務員推銷以外的選擇,例如新興的信用卡比較網

就是充分了解資訊再決策的例子。

 

 

 

 

 

這一點特別展現在「合約」上,在任何文件上簽名以前,

務必要了解細節、深思熟慮再做決定。

不論是你的工作合約、投資申請書或是其他,

沒有完全了解前,你都應該停下來,好好看一看、想一想。

 

所謂的經濟獨立並非代表你從此孤單一人,

你有權利猶豫、有資格尋求協助,

特別是那些也經歷過這些過程的先進,絕對會是你很大的幫助。

 

身為社會新鮮人、理財的入門者,

下決定前緩一緩、問一問,絕對有幫助。

真正的成熟並非無所不知,而是了解自己什麼時候需要幫助。

 

 

本文由Money101授權轉載 ,幫助您完成個人理財目標

 

 

分享越多 收穫越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