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立即下載內部大戶APP
👉https://laochien.page.link/qd3L
1. 為什麼要做投資組合?
投資組合的做法就是持股多樣化,持股多樣化的好處是可以分散風險,但我常說風險是跟利潤相生的,分散風險也代表利潤也不會是極大化了。我覺得資金越大越需要分散風險,我個人管理了10多個帳戶,資金規模在100萬以內的通常我只會幫買一檔股票,而資金在1000萬左右的我會選擇4-5檔股票,資金1億的我會選擇10-12檔股票。
資金小於100萬的帳戶就是盡快讓這個帳戶翻倍,我甚至會選擇槓桿高的股票,甚至是興櫃的股票,當把資金規模擴大之後,我就會相對的保守操作。
另外根據個人的年齡也會建議做不同的規劃,年輕人投資可以拚一點,持股儘量集中,蘭克斯托尼說一個人如果沒有破產兩次是不會懂得投資的真諦的,年輕就是本錢可以承擔失敗的苦果,蘭克斯托尼也說破產是越早越好,年紀大再破產就沒有機會扳回一城了。
2. 對於大金額的帳戶管理投資組合最重要的是均衡,也就是要去避險,我的作法是電子股佔70%、傳產佔30%,基本符合大盤的配置,大型股權值股跟中小型股各50%,這樣不管主流在哪裡,都能維持相對穩定的獲利,當然這樣並不能完全避險,也不夠多樣化。但我的投資人並不要求我做到完全避險,大家都能承擔一定程度的風險,其實就像巴菲特一平均20%的獲利已經足夠成為股神了,關鍵是他能長期維持20%的獲利,而且是在控制部位的前提之下。
很幸運的是我管理的這麼多帳戶年獲利都在20%以上,這也沒有值得驕傲的部分,大盤也都是維持多頭,我只是比大盤稍微表現好一點而已。
關於投資的參考書
很多朋友跟我問有什麼投資的書值得讀?
我過去都說我從來不看投資相關的書,確實也是如此,所以我沒有辦法給出建議。近期我開始準備寫書,第一、我必須知道市面上有哪些投資相關的書,於是我開始看投資相關的書,但我想到一個問題:這些書初學者看得懂嗎?如果看得懂,對他們有幫助嗎?如果這些書講的方法其實對投資人是沒有幫助的,那麼有可能會變成反效果。
在我32歲的時候我已經是一家廣告公司的老闆,我看了關於許文龍的一本書,書名我忘記了。我看完書被影響了,我開始充分授權我們公司的副總,自己專注於思考人生,不到一年我的公司出了很大的問題,差點倒閉。所以當你沒有辨別能力的時候,亂看書也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即便很幸運的你選到了一本能給你正確投資觀念的書,但你真的會去實踐嗎?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嗎?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就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
有個小夥伴去年就跟著我投資,一開始很順利的賺了一些錢,我也有規勸他要學習控制部位,他滿口答應,但控制不了自己的貪婪,股票一回檔就加碼到了滿檔。很不幸的大盤崩盤到了8500的時候,他說他整夜都不能睡覺,我說那你就調節三分之一的持股吧,這樣會好睡一點。但他最後只留了三分之一的股票,其實不久他的股票就回到了他買的價位,然後他把剩下的三分之一賣了,不到一個月這檔股票又漲了50%,其實他買了一家本益比很低的好公司,殖利率在8500點時有12%,但他依舊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跟行為,知道投資的理念不是那麼難,最難的是克服自己的恐懼跟貪婪。
我現在就想寫一本對大家有幫助的書,傳播正確的投資觀念並教大家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