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張德芬
美國作家艾瑞卡.鍾說過一句話:
「把生命放在自己手中,
就再也沒有可以責怪的人了。」
這是個人成長過程中必須承認和面對的問題。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我們常常會把自己的偏差行為、
個性或命運怪罪到父母頭上,
覺得是他們的教養方式,
以及他們自己的人格、個性,
造成我們現在性格上的偏差。
其實這並沒有錯,
因為我們小時候就是一張白紙,
而且如此無助,只能仰望大人,
希望他們能夠愛我們,
打造一個健康、和諧的好環境,
讓我們順利長大成人。
但是,不幸的家庭長大的孩子,
又該怎麼看待自己的命運呢?
我以前常常責怪母親不懂得尊重我,
造成我常常覺得別人不尊重我,
以至於有時我會想要刻意去討好別人。
可是,當我個人成長之後,
我的內在力量增強了,
能夠自己尊重自己,
母親不尊重我這件事就不會那麼觸動我了。
雖然她現在依然非常不尊重我,
不尊重我的界線,不給我個人空間,
想要操控我的欲望非常強烈,
可是因為我不跟她唱對臺戲了,
我就不覺得這是個問題。
當她繼續侵犯我的空間、
不尊重我的時候,
我會比較理性地向她陳述事實,
讓她退回她該有的位置。
我說話底氣比較足,讓她無由反駁。
尊重自己 為自己畫出界線
就沒有人能侵犯你
有些孩子自己還沒有成長,
沒有累積足夠的內在力量,
就會一味地責怪父母。
很多人到了二、三十歲,
甚至三、四十歲,還被父母牽制,
沒有自主的空間和餘地,
我覺得他們自己也要
為這種情況負起一部分責任。
如果能夠尊重自己,畫出自己的界線,
為自己保留一個空間,
別人是沒理由侵犯你的;
做不到,就是因為對父母還是有所求,
希望從他們身上得到一些東西。
不管是親密關係破裂、工作不順心,
還是教養孩子遇到挫折,
你有沒有把自己碰到的困難
歸咎到父母的行為或教養上?
如果有,希望你能夠看見並承認:
「我的確在責怪父母,
他們以前的婚姻狀況讓我對婚姻產生恐懼感,
或者讓我不信任伴侶,
造成我現在親密關係緊張。」
如果能夠看見這一點,
你就開始進入喚醒階段了。
你是否願意
進一步對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
對你親密關係的緊張狀態、
對你事業的不順利、
對你跟孩子之間的矛盾負起你該負的責任?
責怪別人比較容易、比較舒服,
但是我覺得把責任收回、自己扛起來,
才是一勞永逸的最佳成長方法。
一味責怪別人,
就會一直陷於這個循環當中,
你的箭頭始終向外,
沒有真正看到你內在其實是有力量,
是有辦法改變自己,
進而改造外部環境的。
只有自己成長了,內在力量增強了,
願意去面對了,
你才能充分活出你該有的人生。
看更多好書試讀,成為更好的自己:
- 過度在意他人眼光,只會 活在別人眼裡 死在他人嘴裡!
- 嚴長壽:「怕孩子輸在起跑點,是沒安全感?還是虛榮?」台灣家長 養不出未來人才,這 4大盲點是元兇!
- 「沒關係,錢再賺就有」是 1句屁話! 因為...那些錢,是你用無價的「時間」和「生命」換來的...
- 脾氣,不會比感情重要! 賴佩霞:絕不能被「脾氣」蒙蔽,因為...給出去的憤怒,會回來傷害自己!
- FBI教你讀心術:腳比眼睛更「不會」說謊! 當他的腳出現 這個姿勢,表示你們交情匪淺!
- 前微軟副總裁 李開復,發現腹部長20顆腫瘤、生命只剩100天,才明白:人生最重要的「3件事」是…
- 人生需要 3 次換檔:35歲、50歲、65歲,你準備好了嗎?
- 「我認真起來,連我自己都會怕!」 一定要相信自己!這時候老天爺 也會幫你一把...
- 人生不能沒有伴,先學會「和自己作伴」,才能找到好伴
- 有一種尊重,叫衣著得體!衣品,往往暴露你的 人生層次!
本文摘自《張德芬的小時空修心課》
作者: 張德芬 / 出版社:方智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責任編輯 / Stella )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