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是值得慶祝的事! 用一則故事告訴你:別活成 別人期待的樣子!

La Vie

La Vie

  • 2020-07-29 13:55
  • 更新:2021-02-08 13:55

「被討厭」是值得慶祝的事! 用一則故事告訴你:別活成 別人期待的樣子!

 

【編聊邊看,我想讓你知道的是】

這幾年,《被討厭的勇氣》長居書店暢銷排行,阿德勒的心理學更因此被眾人推崇,而書中最中心的思想,無非是告訴眾人:活著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待;也不要把自己的人生託付給別人。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則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透過這個故事,也許能讓你更明白,能被討厭是種自由,你真的不需要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

 

文 / 箕輪厚介

 

一則驢子與父子的故事 背後隱藏的寓意

有一對父子為了牽驢到鎮上的市場去賣,一起走在鄉間小路。途中在井邊取水的小女孩們看到這對父子牽著一頭驢的樣子,笑著說:「怎麼有這麼笨的人啊,有驢不騎。其中一個人騎的話,就不用兩人一起走路吃灰塵了,反倒樂了那隻驢。」父親聽了覺得有理,便讓兒子騎驢,自己用走路的。不久來到一群老人燒柴火的地方。有個老人說:「現在的年輕人還真不懂得敬老。你們看,上了年紀的老父走得這麼累,那個孩子卻騎在驢背上,滿不在乎的樣子。」父親聽了又覺得老人說得有理,於是叫兒子下來,換自己騎驢。這對父子繼續趕路,不久遇到三個抱小孩的婦人。其中一個婦人說:「還真是不要臉,那孩子已經累成這樣,還好意思讓他走路,自己卻像國王一樣,坐在驢子上。」父親聽了便把孩子拉上來,坐到自己前面。走沒多久又遇到幾個年輕人,其中一個說:「你們是怎麼回事,兩個人騎著一隻小驢子,也太沒有慈悲心了。被說成虐待動物也是活該」。覺得年輕人說得有理的兩人,只好從驢子上面下來。這時父親說了:「看來,我們只能扛著驢子走路了。」兩人於是用繩子綁住驢子的前後腿,拿路邊找來看似堅固的棍子穿過其中,父子一個在前、一個在後地挑起兩端,扛著驢走路。城裡的人看到這對父子的洋相,不禁拍手大笑。

被人討厭是自由的象徵

這一則寓言是在告訴我們「無法討好所有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呢?所謂一樣米養百樣人,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場說話。就像故事裡的小女生、老人、三個女人和年輕人,無不站在個人的立場,對父子陳述自己的想法。當然每個人說的都有理,但那也只是道理之一。稍微換個角度來想,「無法討好所有人」也可以變成是「不要害怕被人討厭」的訓示。在日本有句成語叫「內股膏藥」。貼在大腿內側(=內股)的膏藥,會左右沾來黏去,從這裡引申出「沒有堅定的意見和主張,見風轉舵」的意思或人物,也指不可靠的人。這對親子正是陷入「內股膏藥」的狀態,相同情況也很容易發生在組織中工作的時候。

用一種誇張的說法來形容的話,就是這對父子放棄了「身為人的自由」。被人討厭,是個人自由生存的代價,也是自由生存的證據。不在意有人看自己不順眼,任憑他人怎麼想,是自由生存的出發點。從「無法討好所有的人」,還可以聯想到「無法擁有一切」這句格言。字幕翻譯家戶田奈津子回憶自己的人生如下:「沒有結婚,也沒有小孩。一路走來,抛棄的東西很多,有時也會覺得持續放手追求所愛的自己,其實是『懦弱的』。但我也知道『You cannot have everything(一個人無法擁有一切)』的道理。」(讀賣新聞 二〇一七年八月八日晨刊)

有人說,選擇,是選了什麼的同時,也捨棄了什麼。

兩個都想要的話,經常會落得兩頭空。話是這麼說,但無法做出選擇,全部都想要的心理乃是人之常情。就好像要你在工作、家庭和興趣之間只能選一個的時候,很難做出選擇。每個人都希望可以全面兼顧。遇到這種情況時,有以下幾個實用的建議。第一是,不一定要在同一個時間內擁有一切。也就是「放長線釣大魚」用長時間來達成「擁有一切」的目標。第二是,不要奢求完美。生活可以不那麼完美,就好的含意來說,隨意即可,並適度地感到滿足。只要能遵守這兩個法則,擁有一切就不是夢。祝您好運。

 

看更多深度好文,成為更好的自己:

 

本文摘自《不只是寓言》,作者:戶田智弘、出版社:麥浩斯
( 圖:shutterstock,僅示意  / 責任編輯:Lulu )

La Vie

La Vie

推行設計不遺餘力,設計是時尚、是知識、是生活、是娛樂。第一本設計理想生活的美學實踐誌,《La Vie》從消費者的需求與慾望出發,導引讀者了解、欣賞進而懂得消費彰顯個性的好設計,協助讀者找到美感的體驗、 醞釀自己的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