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投資人若想在投資理財的戰場上生存,
且賺取長期獲利,
就必須擁有正確解讀財務報表的能力,
拋開被媒體洗腦的錯誤觀念,
才能不被市場過多的雜音給影響。
而本益比這項指標在幫助評比投資標的時,
能夠幫我們看清市場的對個股的評級機制,
以及相對的高低點。
但同時了解這項指標的限制,
我們就能更有效的運用他們。
本篇文章將帶您了解使用本益比時的環境與長期持有時的邏輯
- 本益比的限制:適用於獲利相對穩定的公司
- 長線投資:買價格合理的優秀公司
適用於獲利相對穩定的公司
由於本益比以當年的盈餘為標準,
若是屬於盈餘不佳或每季盈餘忽大忽小的公司,
所計算出來的值難以適用,
參考價值不高。
『EPS』是評鑑不同股票的公平起跑點
在市場上,
當企業的受歡迎度提升時,
股價短期上揚的動能也會增加,
就好像有些藝人是一步步慢慢耕耘出鐵粉,
而大多數藝人都是因為某個機會突然爆紅一樣。
然而,價格是你付出的,
價值則是你拿回來的,
價值意味著一家公司創造自由現金流的能力,
而創造自由現金流的能力則取決於一家公司的商業模式。
也因此,
在進行中長線投資時
利用本益比去考量價格與價值之間的關係是很重要的。
買價格合理的優秀公司,勝過便宜的普通公司
假設我們手頭上目前有 100 萬,
有相同產業的 A 與 B 公司給予我們選擇。
乍看之下, B 公司似乎是比較好的選擇,
它每股賺 1 元,但是本益比只有 10 倍
而 A 公司同樣賺 1 元,但是本益比卻是 20 倍,
是 B 公司股價的兩倍,
不過,如果我們將時間拉長到十年的長度,
其預測出來的報酬率將會截然不同。
B 公司獲利每年成長 8 %,
十年之內 EPS 將成長為 2.16 元,
如果公司價格仍以 10 倍本益比計算,
等於每股股價為 : 2.16 (元)X 10 (倍)= 21.6 (元)
每股獲利為: 21.6 (元)- 10 (元)= 11.6 (元)
算上我們持有 B 公司股票 100 張,
所得出的最終獲利為 : 11.6 (元) X 100000 (股)= 116萬
A公司獲利每年成長 15 %
十年之內 EPS 將成長為 4.05元
如果公司價格仍以 20 倍本益比計算,
等於每股股價為 : 4.05 (元)X 20 (倍)= 81 (元)
每股獲利為 81 (元)- 20 (元)= 61 元
算上我們持有的 A 公司股票 50 張
所得出的最終獲利為: 81 (元) X 50000 (股)= 305 萬
同樣的 100 萬,
經過十年後,
投資在價格合理的優秀 A 公司
會比起投資在價格便宜的普通 B 公司,
獲利差了整整 189 萬。
只要記住:價位合理的優秀公司,勝過股價很好的普通公司。
這句話對巴菲特非常受用,
相信對於其他以基本面為準的投資人也是。
快速總結
投資需要做的功課遠不止於此,
公司本身的經營績效與產業間的競爭者會有許多變數,
但本益比的概念能在我們對該個股一無所知的時候,
幫助我們摸清目前的價位是否處於相對的高點還是低點。
【艾蜜莉專業版APP + 每月 2 篇存股心得】一次滿足!
【歡迎加入 艾蜜莉-自由之路 臉書粉絲團】
跟著艾蜜莉一起 學習投資理財,
一起邁向 財富自由~(手刀衝)
★警語 : 以上只是個人研究紀錄,
非任何形式之投資建議,
投資前請獨立思考、審慎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