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影音串流正夯!這間公司 EPS 連續 4 年成長,營收創新高上看 200 億美金!

曾昱清sannio

曾昱清sannio

  • 2019-05-03 16:49
  • 更新:2019-05-20 10:30

網路影音串流正夯!這間公司 EPS 連續 4 年成長,營收創新高上看 200 億美金!

(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上班了一天,通常回到家最想做的事,

就是看劇、或是看電影、聽音樂,

洗去身上的疲勞;

而當你想要聽聽最近的新專輯時,

你會開啟手機上的Spotify、KKbox

 

或是當你想看美劇、陸劇、韓劇時,

已經不太會打開電視,

而是會點開Netflix、愛奇藝,

或是去YouTube找這些影音內容

 

行動網路的便利

造就了線上影音平台的崛起。

當年看似毀了影音產業的網路科技,

如今卻也因為數位串流平台

成為這些產業的新契機。

 

短短幾年間,

就大大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習慣,

讓電視不再只是有線電視、

電影院不再只是看電影的唯一選擇!
 

本篇文章你將會學到

1. 全球影音影音產業規模概況

2. 網串影音龍頭發展概要

3. 網串影音龍頭財報概況

 

全球影音產業熱潮

線上影音晉身主流

線上影音串流媒體

儼然已經是不可忽視的主流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的 2018 年度報告指出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MPAA)

2018 年全球戲院既家庭娛樂市場,

該市場在去年成長了 9%,

達到 968 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其中戲院佔了 411 億美元,

而家庭娛樂佔了 557 億美元

其中數位娛樂連年成長,

2018 年市場規模來到了 426 億美元,

網路影音串流正夯!這間公司 EPS 連續 4 年成長,營收創新高上看 200 億美金!

(圖片來源:曾昱清sannio)

在訂閱人數上,

線上影片的訂閱數量更是達到 6.13 億

首度超越有線電視的 5.56 億

網路影音串流正夯!這間公司 EPS 連續 4 年成長,營收創新高上看 200 億美金!

(圖片來源:MPAA)

而以營收來看,

有線電視雖仍是營收最高的影音平台

但線上影片訂閱平台營收仍是逐年在上升

達到將近 400 億美元的規模

可見線上影音的市場是逐年在上升

網路影音串流正夯!這間公司 EPS 連續 4 年成長,營收創新高上看 200 億美金!

(圖片來源:MPAA)

而線上影片訂閱平台其中的當紅炸子雞

netflix 去年更是創下160 億美元的營收!

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netflix

這間公司到底有甚麼神奇之處吧!

 

Netflix 的崛起之路

戰略 1.

郵寄租借 DVD 取代實體

最早  Netflix 是做 DVD 租借起家的

90 年代購買一部電影錄影帶的價格

大約在 50-60 美元左右,

一般人不太願意負擔購買錄影帶的價格。

而在出租店裡,人們只需要花 2-3 美元,

就可以租到一部電影。

當時美國最大的錄影帶出租連鎖 

Blockbuster 在全美有數千家門店,

 

而隨著 DVD 的興起

 Netflix 認為,

與其把成本花在實體店面

和錄影帶的調配貨上,

DVD 更小更輕,反而適合郵寄。

 

Netflix 推出網上訂購

和郵寄的電影租借服務,

將租借 DVD 的「按次收費」

變為了「按月訂閱」,

並取消了「超時費」。

使用者每個月支付固定的會員費,

這樣就可以不限時間保留一部電影 DVD,

直到下一次需要租其他影片時再歸還即可。

 

戰略 2.

發展網路影音串流服務

但隨著網路的普及、頻寬、網速的提升,

電影出租產業如山崩般倒塌時,

Netflix 了解,

網路和線上媒體才是未來趨勢

於是在 2007 年,

Netflix 推出了自己的影片點播服務,

並在激烈的淘汰賽中活了下來

 

在 2005 年,

Netflix 就已經在研究能否通過「電視盒」,

提前一晚下載影片,供使用者第二天觀看

但在看到 YouTube 的流行之後,

Netflix 決定單純提供影片點播服務

以覆蓋更多使用者。


不過隨著 2007 年,

蘋果發佈了自家的電視盒 Apple TV 後

既然自家的電視盒也已經成功研發,

Netflix 最終還是選擇推向大眾

 

但 Netflix 不想讓這款電視盒

以「自家產品」的形態出現,

因為這既可能會影響 Netflix

和其他電視盒廠商(例如蘋果)的關係,

也可能會影響這款電視盒

未來跟其他內容方的合作過程

最終選擇拆分 Roku,

使其成為一個獨立的公司

 

2008 年 5 月 Roku DVP 電視盒問世。

此後經過 10 年的發展,

Roku 已經成為了

美國銷量最好的電視盒之一

 

Netflix 也自 2008 年

開始走向了自己的第一次人生巔峰。

訂閱使用者激增,

從 2009 到 2011 年,

Netflix 的訂閱使用者一下

從 1200 萬躍升至 2600 萬。

股價也攀升至歷史新高。

一切似乎都在朝著最美好的方向發展著。

 

戰略 3.

獨立創作原創影片

但就在 2011年 7 月 Netflix 決定漲價

月租費最高漲幅 6 美元,

造成 80 萬美國用戶退租

正當用戶感到不滿時,

Netflix 又被內容方在背後插了一刀。

 9 月,為 Netflix 授權提供迪士尼、

SONY 內容的 Starz 電視台,

宣佈停止與 Netflix 的合作。

這對 Netflix 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就在那季,

美國的訂戶不僅沒有成長,

反而流失了 80 萬。

這讓投資者們開始意識到,

像 Netflix 這樣的影片流播服務,

其命運高度被上游的內容方所掌控著。

一旦沒有了內容,

再火熱的盛況都只是鏡花水月而已。

這個商業模式上的巨大漏洞,

讓 Netflix 的股價

從當年 7 月最高的 40 美元,

應聲跌至 12 月的 10 美元不到

 

好在 Netflix 已經想好了對策,

一年多之後的 2013 年 2 月 1 日,

《紙牌屋》首季 13 集上線。


《紙牌屋》獲得空前成功。

它獲得 9 項艾美獎提名,

最終獲三個重量級獎項。

直到今天,Netflix 每年製作的原創內容數量,

已經超過了任何一家電視台。

無論內容規模還是預算量,

Netflix 都已經冠絕好萊塢,

並且也完成了在日本的原創內容部署。

 

營收表現

Netflix的優異表現,

也反映在營收以及 EPS 上

2009 年至 2019 年

營收連年上漲,

年複合成長率達 25 %

網路影音串流正夯!這間公司 EPS 連續 4 年成長,營收創新高上看 200 億美金!

(圖片來源:曾昱清sannio)

 

從 EPS 以及毛利率來看,

毛利率一直穩定維持在 30% 左右,

而如同前面提及,

在 2011 年在月租費調漲

以及將其串流媒體業務和 DVD 出租業務

分成兩個不同的訂閱方案情況下

有 80 萬名的訂閱用戶流失,

也影響了當年度的毛利率大幅衰退

網路影音串流正夯!這間公司 EPS 連續 4 年成長,營收創新高上看 200 億美金!

(圖片來源:曾昱清sannio)

 

這也也反映在股價上,

2011 年到 2012年,

netflix的股價應聲跌落 70% 之多

但隨即成為歷史低點

網路影音串流正夯!這間公司 EPS 連續 4 年成長,營收創新高上看 200 億美金!

 

從股價報酬率來看,

netflix 顯然表現的比 S&P 更好

在 netflix 官網上公布的年報

也有近 5 年的財務報表,供投資人參考

 

未來展望與挑戰

儘管看似一片光明,

netflix 也存在一些隱憂與挑戰

 

挑戰 1. 原創影集的成本

Netflix花大錢製作原創電影和電視影集,

提供訂閱制用戶獨特的內容,

此策略雖然可能成功,

但現金情況也相對悲觀,

Netflix的自由現金流為負值已長達三年,

2016年 到 2018 年

光在內容的支出肯定超過200億美元。
 

挑戰 2. 近飽和的國內市場

美國境內市場的飽和

以及能貢獻的利潤快無法支撐

Netflix的海外擴張行銷費用

與動作頻頻的內容事業併購。

 

於是在 2018 年Netflix決定調漲月租費

不僅貢獻 20% 以上的年營收成長率

對於忠誠擁戴者來說,

一年多付出12美元到24美元的費用,

如果可以換來更多更高品質的好作品,

也還算能接受。 

 

挑戰 3. 強敵環伺的環境

儘管在原創影集取得很大的成功,

不過伴隨而來也是強敵環伺,

以及同業的競爭:

除了亞馬遜、google 也正在積極

發展串流媒體外,

迪士尼 (DIS-US)

宣布其串流媒體服務 Disney+

將於 11 月 12 日上架,

蘋果 (AAPL-US) 也計劃

推出一項串流媒體服務 Apple TV+,

預計將於今年秋季推出。

 

如何面對強敵環伺的同業競爭

以及胃口日漸養大的群眾,

也考驗著他們的智慧

 

歡迎喜愛投資交易的朋友

按讚追蹤我的粉絲團

將會定期地分享自己的交易心得

投資教學文、

還有真實的對帳日誌

曾昱清sannio

曾昱清sannio

就讀於台大物理系,碩士班就讀台大電機光電工程學所; 在念研究所時偶然接觸到股票投資,開始了交易生涯 前台積電研發工程師,但對金融交易很有興趣 曾經在一周內賺到一台國產車, 卻又在短短一天賠上近 6 位數 自始了解穩定獲利以及風險控管的重要性 擅長技術分析、期貨、選擇權投資, 以及基礎的程式交易 交易理念是「化繁為簡,風險至上」 讓一般人也能輕鬆往財務自由邁進 FB 粉絲團:http://cmy.tw/006i8e 》每天都會附上自己的操作日誌喔

就讀於台大物理系,碩士班就讀台大電機光電工程學所; 在念研究所時偶然接觸到股票投資,開始了交易生涯 前台積電研發工程師,但對金融交易很有興趣 曾經在一周內賺到一台國產車, 卻又在短短一天賠上近 6 位數 自始了解穩定獲利以及風險控管的重要性 擅長技術分析、期貨、選擇權投資, 以及基礎的程式交易 交易理念是「化繁為簡,風險至上」 讓一般人也能輕鬆往財務自由邁進 FB 粉絲團:http://cmy.tw/006i8e 》每天都會附上自己的操作日誌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