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當個人電腦正飽受全球強敵環伺、節節敗退之際
台灣另一類電腦產業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發展
一邊毛利率只有 3-4%,還面臨被併吞的危機
另一邊卻長期享有 30-40 %的高毛利,更結合物聯網
開創出屬於自己的藍海商機!
全球電腦種類大公開
1. 商用電腦
輕薄、快速、酷炫
買電腦時,不難發現價格的高低取決於CPU、顯示卡或是容量大小
這也是我們一般大眾所熟悉的電腦
重視快速的運算與畫質的清晰度。
但電腦的世界可沒那麼簡單
除了這種商用電腦外,還存在著許多特殊電腦
並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地產生巨大影響力 ...
2. 工業電腦
適應力強且具高穩定性
顧名思義,就是在工廠使用的電腦
也是今日我們的主題
主要的特點是承受非常溫的環境與高穩定性
如今,在物聯網的趨勢下
工業電腦已經漸漸無所不在 ...
3. 軍用電腦
軍事規格,上山下海無所不能
這種電腦又比工業電腦高出一個等級
面對的環境也更為嚴苛
防水、防砂、防熱、防寒、防摔都是基本要求
除了提供軍事使用,也常做為水底探索用。
看似遙不可及
但其實像是台灣神基或是茂訊都有生產喔!
4. 航太電腦
最高等級,特色是超級省電
最後則是最高等級的航太電腦~
但它沒有高運算或是小體積的優勢
若是拿來跟一般電腦比,應該瞬間就被淘汰了吧!
但不可思議的是 ...
這種古董需要花費好幾億才能設計完成
售價也是一般電腦的好幾百倍呢!
而最大的原因就在於超級省電與穩地運作啦~
也是唯一可以在外太空探險的電腦呢!
其實追更究柢,若是廣義的定義
這幾種也可以被稱為工業電腦
只是依用途不同而特製化的產品。
因此接下來將進入主題
開始介紹何謂工業電腦啦~
文章接下來將更詳細說明 ...
💻 電腦大評比;工業 V.S. 商業
💻 變化多端的工業電腦產品與應用
💻 三大優勢,工業電腦護城河
💻 工業電腦概念股
💻 台灣三巨頭深入比較:研華 (2395)、凌華 (6166)、樺漢 (6414) 大 P.K.
【CMoney 產業研究中心】新開張
若你不想錯過產業深度好文,請 點我 加入社團!
正文繼續 ...
💻 電腦大評比:工業 V.S. 商業
大廠看不上,小廠無能為力的特殊產業
用白話的方式來說,工業電腦以完成特定用途為主
不需全面性,但卻是整合一切資源的關鍵
相較於個人電腦,著重在高穩定與精準度
技術層面高,但針對特定顧客,市場規模卻相對較小
也因此形成大廠看不上眼,小企業沒有能力進入的特殊產業。
💻 變化多端的工業電腦產品與應用
剛剛說過工業電腦是應地制宜的產品
因此外型設計也並非都像市面上的電腦一樣
以下就來介紹幾種比較特別
卻有獨特用處的工業電腦產品嚕~
1. 工業級工作站 ( IWS )
一條產線由一台工業電腦管理
但當產線過多,就需要將多台工業電腦連結起來一起監控管理
這就是工業站的任務。
2. 單板電腦 ( SBC )
集大家於一身,具有自動偵測、控制及處理功能
還能應各廠商要求改裝設計的單片主板
不過講白了就是有很多功能的積體電路板~
但在產品體積與成本考量下
一直都是業者的不二人選喔!
3. 智慧型機箱
可耐震、耐高溫,散熱也強
當工作環境發生變化時,會送出警告訊息給使用者
包含軟體更新、報表管理和諮詢等功能。
💻 三大優勢,工業電腦護城河
因為是特定客戶,市場沒有商用電腦那麼廣大
但相對競爭也沒那麼激烈
根據統計,工業電腦產業平均毛利率高達 40%
是除了電競電腦外,另一片藍海阿!
再加上物聯網的推波助瀾
未來的發展更是指日可待
除此之外,三大高門檻更是工業電腦產業的護城河呢!
1. 客製化: IPC 廠商 = 一個產業
每個 IPC 系統整合商都有專精的領域並對應特定的顧客
甚至可以說一個「 IPC 廠商 = 一個產業 」
因此業內削價競爭的情況並不會那麼嚴重。
2. 產品生命週期長:系統轉換成本大
IPC 產品主要安裝在重要控制的系統內
針對單一的情況提供特定的功能
那因為具有軟硬體的相容性問題
系統轉換成本高
故生命週期都會較一般 PC 長,至少 3-5 年的耐用年限。
新進入者很難搶走這種高忠誠度的顧客。
3. 技術要求高:穩定、耐操是關鍵
工業電腦使用環境複雜,通常負擔整體系統的監控工作
一旦故障即可能造成重大損失,如良率降低、延遲出貨等
因此對於穩定性與耐用度要求較高。
但對於擁有高技術的國際大廠來說
一般大眾的消費性電腦具有更大的市場商機
而中小企業則不具備這種技術
造成 IPC 產業是一塊擁有豐厚利潤卻沒有競爭者的市場。
💻 工業電腦概念股
💻 台灣三巨頭深入比較
研華 (2395)、凌華 (6166)、樺漢 (6414) 大P.K.
研華 (2395)
品牌導向,著眼物聯網商機
研華客製化能力極強
搭配品牌優勢
目前更併購B+B SMmartWorx 大廠
全力布局物聯網
發展平台和系統整合產品!
是目前全球工業電腦的龍頭企業。
凌華 (6166)
量測技術見長,布局伺服器市場
深耕工業電腦的量測技術
是台灣唯一,也是亞洲最大的量測與自動化設備的供應商
而受惠物聯網發展
目前正積極布局伺服器市場
此外,凌華也吃下全球三大博弈客戶
搶佔遊戲產業商機。
樺漢 (6414)
鴻海支持,代工出發
看準工業電腦許多不大不小的代工生產需求
在大型廠商不想吃,小型企業吃不了的情況下
挾持鴻海集團龐大資源
快速佔據商機,大啃代工財。
此外也透過併購策略,積極擴張版圖
讓產業面向更廣,帶動整體營運獲利。
三大廠比較總整理
研華高獲利、凌華具投資性、樺漢成長最快
研華深耕工業電腦 30 多年;講求客製化,並自創品牌
也是世界前三大工業電腦廠,銷售遍布全球,獲利性最高。
凌華穩定成長,並布局智慧工廠與交通
儘管無突出表現,但在物聯網的發展下,仍具潛力。
且股價淨值比相對較低,具投資性。
樺漢靠著鴻海集團強大金援,6 年併購 10 間企業
再加上代工優勢,不斷在工業電腦產業攻城掠地
6 年來成長超過 10 倍,最具成長性。
【CMoney 產業研究中心】新開張
若你不想錯過產業深度好文,請 點我 加入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