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消息

檢視模式:
  • 發佈日期
  • 文章標題
  • 瀏覽人次
  • 收藏
  • 分享
9月 2021年15

【20:57投資快訊】大摩:晶圓代工第四季面臨砍單!

昨日大摩表示,整體半導體需求可能被高估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馬來西亞封測工廠6月開始實施部分封鎖,9月為止的產能利用率平均僅47%,導致下游廠商繼續超額下訂PMIC、MOSFET及MCU ,所以不斷傳出晶片短缺。不過,大摩與後端供應商談過後,供應商預期馬來西亞的晶片產能可在11月及12月可明顯有

繼續閱讀...
9月 2021年15

【15:30投資快訊】聯茂(6213)在產品組合優化與報價調漲下,2021 年EPS上看雙位數!

隨著中國三大電信商分別於 2021/06 月底與 2021/07 月初招標共 72 萬座 5G 基地台,部分基礎設備相關訂單將遞延至 2021Q3 認列營收,再加上資料中心與伺服器等延續拉貨動能下,市場對銅箔基板的需求將持續提升;且聯茂(6213)的高階網通產品先前已通過歐系客戶認證,2021Q3

繼續閱讀...
9月 2021年15

【15:30投資快訊】台達電(2308)營運穩健 2021 EPS 上看12.77元

台達電(2308)目前部分產品的成本受到原物料漲價影響而上升 3%~10%,其中以 IC 受到影響相對較大,但整體而言,材料成本壓力並沒有讓毛利受到太大的影響,且目前有在與客戶談價格,規劃 2021/09 將對報價調漲,有助於 2021Q3 獲利提升。台達電目前在電源相關產品領先全球,且受惠於資料中

繼續閱讀...
9月 2021年15

【13:41 投資快訊】BDI指數再勁揚逾7% 新興領軍散裝輪族群早盤上漲

根據經濟日報報導,今(14)日航運股中的散裝輪族群表現相對強勢,主要是波羅的海綜合指數(BDI)周一(13日)收盤上漲接近8%,今日早盤以新興(2605)在散裝輪族群表現最為強勢。 BDI指數近一週在大型船的帶動下,昨天來到4163點,周漲幅8.92%,新興(2605)旗下8艘大型船其中有6艘是以現

繼續閱讀...
9月 2021年15

【13:39 投資快訊】《造紙股》營收後市有撐 法人續讚正隆

根據工商時報昨日報導,造紙大廠正隆(1904)受越南封城防疫影響,2021年8月合併營收降至近半年低點,第三季營運遭逢逆風。不過,投顧法人預期南越有望於9月中旬逐步解封,配合中國大陸旺季到來,有望支撐後續營收表現,維持「買進」評等、目標價45元不變。 正隆(1904)8月營收32.6億元,月減12.

繼續閱讀...
9月 2021年15

【11:42 投資快訊】Apple 發表會推出 4 款新 iPhone、Apple Watch Series 7!

Apple 在台灣時間 2021.09.15 凌晨舉行新品發表會,推出 4 款新 iPhone 13,全機種支援 5G Sub 6Ghz 頻段,而 mmWave 頻段僅有限地區版本有支援。iPhone 13 mini 與 iPhone 13 規格升級幅度不大,iPhone 13 Pro 與 Pro

繼續閱讀...
9月 2021年15

【11:40 投資快訊】鴻海(2317)宣布斥資 10 億元,將在泰國打造年產能 5 萬輛電動車之生產據點!

鴻海(2317)將於 2021.10.18 舉辦鴻海科技日,預計將展出 MIH 平台設計的乘用電動車,但是近期有網友在 PTT 曝光疑似「MIH 第一代電動車」的照片,鴻海(2317)則回應表示,證實網友所目擊的確實是將於科技日展示的首款電動乘用車。鴻海(2317)先前表示,預計在鴻海科技日展出由旗

繼續閱讀...
9月 2021年15

【10:07 投資快訊】光洋科靶材供應台積升級 3奈米也送認證

【投資快訊】光洋科靶材供應台積升級 3奈米也送認證
摘要和看法
靶材廠光洋科 (1785) 布局半導體前段製程報捷,3 奈米製程靶材第四季將送樣給客戶驗證,新產能最快年底前小量生產,後續將階梯式開出,另外,根據陸媒報導,光洋科也首度打入台積電南京廠供應鏈,供應生產製程靶材,雙引擎發動下,

繼續閱讀...
9月 2021年15

【10:05 投資快訊】客戶拉貨 晶相光旺到明年

【投資快訊】客戶拉貨 晶相光旺到明年
摘要和看法
CMOS影相感測器(CIS元件)廠晶相光(3530)在安防、車用等終端客戶拉貨動能續強帶動下,下半年營運將有機會再度繳出單季業績改寫新高水準,推動全年獲利力拚賺進近一個股本的歷史新高表現。(資料來源:工商時報)
CIS 設計廠晶相

繼續閱讀...
9月 2021年15

【8:51投資快訊】電動車稅收優惠即將上路 相關車廠可望受惠!

摘要和看法
美國民主黨眾議員上週提出電動車補助最新方案,除了擴大購買電動車優惠外,還增加二手車、採用本土零件等其他獎勵,加起來逾萬美元的優惠,將激勵電動車需求,不過僅給予美國工會組裝的電動車廠額外稅收及優惠減免,引起非工會成員的日本豐田、本田等汽車製造商不滿。
根據最新提案內容,僅限於消

繼續閱讀...

文章分類

我們每天都會在專頁發佈精選的文章!
按個讚吧,保證不會令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