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模式:
  • 發佈日期
  • 文章標題
  • 瀏覽人次
  • 收藏
  • 分享

【我們想讓你知道】
很多人都覺得投資殖利率高的股票一定會有高報酬,當心這個觀念害你輸到脫褲!讓專家破解選股 3 迷思,賺進大獲利,更加碼推薦 6 檔股價穩、配息佳,長期獲利超穩定的個股!

文 / Money 錢

隨著上市櫃公司陸續公告年報,接下來的現金股利準備發

繼續閱讀...
4月 2022年19

精算媽媽存股秘訣》「7+18 投資法」搭配金融股,幫孩子滾出 第一桶金!

【我們想讓你知道】
養大一個孩子,少說也要 3 百萬到 5 百萬,對小資家庭來說,如果沒有「富爺爺、富奶奶」來幫忙,從孩子 0 歲起爸媽就得開始攢錢。若想早點達成目標,存股會是好選擇!

文 / 師慧君

幫孩子準備教育金和夢想金,你會選擇存什麼?這個答案在過去可能

繼續閱讀...
4月 2022年19

你準備好提早退休了嗎?除了退休金,還有哪 5 樣東西是必備?

【我們想讓你知道】
退休是很長期的規劃,人人都想早早離開職場,把時間投注在自己真正喜愛的事物上,而「錢」是影響我們何時能退休,退休生活又如何過,很重要的一環。但除了退休金之外,還有這 5 樣東西是退休前必備的…

文 / Money 錢

下面藉由 T

繼續閱讀...
4月 2022年19

兒童保險》未滿 15 足歲身故、理賠 61.5 萬元之惑…專家建議把握機會 檢視保單!

【我們想讓你知道】
孩子的保險保障足夠嗎?由於孩子並不是家庭經濟來源的主要支柱,所以在保險理賠的金額上也比較低。目前便有小孩未滿 15 歲身故引發保險理賠的爭議...

文 / 小花平台

備受矚目、廣為討論的未滿 15 足歲身故理賠爭議,共經歷 4 次修法,最高死

繼續閱讀...
4月 2022年18

190 萬債要子女還清!專家:4 原則與父母協商,不再被親情勒索...

【我們想讓你知道】
俗話說「養兒防老」,孩子長大成人有了收入之後扶養逐漸年老的父母幾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卻有許多父母沒準備退休金、又陷入患病的窘境,龐大的醫療費用讓子女的財務面臨困難,該如何和父母溝通也成了一大難題...
推薦閱讀:小孩啃老、失能失智…退休族的3大危機,中

繼續閱讀...
4月 2022年18

財經主播用 4 心法,股利、價差兩頭賺!葉芷娟:忽略停損,反而導致更大的虧損

【我們想讓你知道】
葉芷娟從有穩定薪水的財經主播,搖身一變成自由接案者,主持網路財經節目、各式記者會、論壇等,在收入比起當初的主播薪水不固定的情況下,她維持存錢與投資的習慣,用 4 心法,股利、價差兩頭賺!

文 / Money 錢

昔日為財經主播的葉芷娟,如今成

繼續閱讀...
4月 2022年18

通膨、升息、資金退潮期...哪些 ETF 可逆勢上漲?基金教母林奇芬:4 大 ETF 可望受惠!

【我們想讓你知道】
通貨膨脹越來越嚴重,美國聯準會已經決定要升息,台灣的央行也宣布會跟進,在升息的情況下,股市、經濟、債市會有什麼影響呢?投資又該如何布局才好?基金教母林奇芬統整 4 大類型 ETF。

文 / 林奇芬

美國聯準會 3 月開始升息 1 碼,同時預告

繼續閱讀...
4月 2022年16

定期定額一直跌,該停止扣款嗎?他靠「微笑曲線」法則 在低點進場報酬都有 20%!

【我們想讓你知道】
「啊,本土疫情大爆發,我才剛進場買台股基金,雖說定期定額是王道,但看著淨值往下掉,內心很糾結,是否該再繼續扣款下去?」、「老師,台股已經回檔到 17,000 點了,萬一再跌個三千點,我是否先停扣,等大盤確定落底,再來進場扣款會賺更多?」每次遇到股災,看到對帳單上面的績效統計

繼續閱讀...

【我們想讓你知道】
由於薪資待遇優渥,加上職涯發展順遂,很多外商的男性高階主管都是太太在家專職做主婦與媽媽,45 歲以前覺得這樣的安排是好的,因為自己很忙,家裡有人照顧,特別是孩子有人陪伴與教養,令人安心,後顧無虞。直到 45 歲以後,卻發現它可能是一顆未爆彈,原因很簡單,這時候出現&mdas

繼續閱讀...
4月 2022年16

面對股市大跌 理財計畫該暫停嗎?基金、股票又該如何布局?林奇芬教你 3 步驟抗股災

【我們想讓你知道】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已經兩年多了,依然深深影響著各國經濟,像是一隻股市黑天鵝,個人的投資規劃也可能因此變動。但像這樣短暫的衝擊,需要改變投資方式嗎?基金、股票、ETF 哪種標的才適合呢?

文 / 林奇芬

每天打開新聞都是新冠肺炎疫情發展,世界

繼續閱讀...
我們每天都會在專頁發佈精選的文章!
按個讚吧,保證不會令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