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啊,本土疫情大爆發,我才剛進場買台股基金,雖說定期定額是王道,但看著淨值往下掉,內心很糾結,是否該再繼續扣款下去?」、「老師,台股已經回檔到 17,000 點了,萬一再跌個三千點,我是否先停扣,等大盤確定落底,再來進場扣款會賺更多?」每次遇到股災,看到對帳單上面的績效統計,難免心情大受影響。可是,就台股平均每三年走一次循環的慣性來看,一旦跌勢來臨,跌速都很快,凡是定期定額操作者,更該堅守「微笑曲線」,中途不停扣,等景氣反轉向上,來到另一個高峰,就能漂亮獲利出場。
文 / 盧燕俐
微笑曲線有三大精髓
分散風險與攤提成本
沒有人能永遠精準預測台股每個波段的高、低點,透過定時定額,每月在固定的時間,以固定的金額扣款,最能有效對抗波動,並累積報酬。
當台股來到高點時,同一筆錢可買到的基金單位數變少,相反的,當台股來到低點時,同一筆錢便可買到更多單位數,長期下來,平均申購成本就會降低。以國泰投信試算結果顯示,基金淨值 10 元進場,採定期定額方式,即使淨值跌到 8 元、6 元都不停扣,當淨值回升到 8 元時,平均成本已攤提至 7.32 元,步入獲利階段。
持續扣款不間斷,當淨值又回升到 10 元,平均成本略提高到 7.66 元,但此時停利出場,整體獲利竟高達三成,這就是定期定額的驚人魔力!
所以,自此也延伸出微笑曲線的另外兩個精隨,就是越扣越賠錢不必害怕,以及高點不停利一切白搭,唯有扎實的走過微笑曲線的兩端,才能持盈保泰。
越扣越賠錢不必害怕
當全球股災來臨時,台股必定跟跌,即使再績優的台股基金,淨值也會猛掉。此時,最大的投資敵人,不是市場,而是自己,因為歷史經驗早已證明,淨值跌越凶,投資人越急著想停扣,早忘了不應中途停扣、不必害怕的鐵律。
其實,從 2007 年至今,無論是高點進場,或低點進場承作定時定額,平均投報率都在 20 % 左右,因此,定時定額真的毋須執著進場的時間點。
以台股加權指數為投資標的,每月月底定時定額投資 1 萬元再看看另一個統計,定時定額投資台股基金超過 3 年,獲得正報酬的機率約 88 %,5 年以上正報酬機率更衝高到 95 %,凸顯出長期投資的重要性。
再次提醒,面對股災,越扣越賠錢,是正常現象,千萬不必停扣出場,一停扣,就是失去累積單位數的好機會,唯一要做的事,就是觀察手中基金是否依舊在同類型中續保領先。
高點不停利一切白搭
高點來了,到底要不要停利?市場上,每個人的做法都不一樣,但以我經驗,仍需要停利,否則,極有可能變成做白工,一切白搭。停利是指獲利的部分先贖回,轉至固定收益型商品,像是債券型基金,先保住獲利,或者等待時機,再出手買進更有潛力的標的,但前提是,原本的基金持續扣款不中斷,這樣才能用微笑曲線度過多次景氣循環,長線累積報酬。
假設某支基金,投資人在淨值 6 元時,開始定時定額扣款,一路漲到了 8 元,甚至 10 元,但之後遇到了股災,又從 10 元跌回到 6 元,此時平均成本已變成 7.6 元,倘若決定要出場,在淨值 6 元時全贖回,虧損高達 27 %。但如果在淨值 10 元附近,持有成本攤提至8元時先停利一趟,那麼,還有保有兩成利潤。先停利一趟,先將部分資金落袋為安,內心會更為踏實。
本文摘自《 0050+台股基金超額獲利很簡單!:「鈔錢部署」新概念,存股不如存台股基金!》,作者: 盧燕俐,出版社:方舟文化
( 圖:shutterstock,非本人僅供參考 / 責任編輯:ch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