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 醜聞不停歇!職場騷擾、隱私侵犯,現在竟連 CEO 都...這間公司到底怎麼了?

得到

得到

  • 2017-06-28 16:39
  • 更新:2018-07-28 23:40

Uber 醜聞不停歇!職場騷擾、隱私侵犯,現在竟連 CEO 都...這間公司到底怎麼了?

(圖/shutterstock)

 

 

今天在「得到」上看到一篇探討 Uber 問題的文章,

原標題名為「Uber創始人為何出局?」 

這篇文章點出了這間公司長期以來的內部問題,

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一起思考討論!

 

Uber 怎麼了?

過去,它是全球最貴的獨角獸;

現在,它麻煩纏身、醜聞不斷。

即使創始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

已經在 6 月中旬宣佈自己無限期休假,

把管理權交給了一個委員會,

董事會還是不肯放過他。

6 月 21 日,《紐約時報》說,

卡蘭尼克辭去了 CEO 職務。

究竟原因為何?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贊助商連結)

 

 

卡蘭尼克之所以辭職

是因為投資者的壓力?

5 位主要投資者在給 Uber 公司的信中

要求卡蘭尼克立即辭職,

Uber 公司管理層需要改變。 

在矽谷的歷史上,

投資人施壓使創始人交出管理實權的故事很多。

最著名的是當年約伯斯被迫辭去董事長一職。

但是,這種例子越來越少。

在卡蘭尼克辭職之前,

Uber 已經有了很多的負面聲音。

例如同谷歌的無人駕駛專利糾紛、公司內部的性騷擾、

創始人的傲慢與壞脾氣、不斷離職的高階主管。

 

Uber 問題的癥結點為何?

1. 創始人塑造的公司文化

董事會和投資人認為

Uber 問題的癥結在「創始人」

卡蘭尼克在公司裡強調的主旋律是「增長至上」。

績效最好的人通常會得到晉升和庇護,

這種文化會產生一系列副作用,

例如,某個城市級主管發火時把咖啡杯摔在下屬身上,

本該需要人力資源部門介入,但最後卻不了了之,

就是因為這個城市的業務正在強勢增長;

例如 Uber 內部的性騷擾和性別歧視一直被容忍,

因為這絕對不是優先考慮事項。

 

 

 

2. 塑造這種文化的創始人本人

休假前,卡蘭尼克在給公司員工的郵件中寫道:

「如果想要成功地實現『Uber 2.0』,

那麼我就要先做好『特拉維斯2.0』」。

特拉維斯 1.0 是什麼樣子的?

新聞網站 The Outline 說,是這樣子的:

無恥、固執己見、傲慢。

一位 Uber 早期員工回憶,

投資者們被卡蘭尼克吸引,更為 Uber 的高速增長而狂喜。

因此,不論卡蘭尼克與同事發生衝突,

還是在公開場合發表粗魯言論,投資者們都會原諒他。

這些人的態度是:「特拉維斯只是在做他自己啊,

他取得了成果,公司也在增長,這是最好的事情。」

 

3. 創業者都討厭循規蹈矩

他們認為規則就是用來被打破的

有矽谷創業教父之稱的 YC 孵化器創始人保羅·格雷厄姆曾說過,

成功的創始人不是「裝腔作勢的好人」,

在道德上,他們會關心大問題是否正確,

不大會遵守禮儀。

他們喜歡在不那麼重要的事情上破壞規則。

他們是「淘氣」,而不是「邪惡」。

 

 

 

為什麼卡蘭尼克不再被原諒?

1. Uber 公司價值提升,必須小心維護

最高峰時,Uber 已經號稱估值 700 億美元。

顯然,這麼昂貴的資產需要小心維護。

它已經是一個龐大的和有價值的公司,

不再是後院車庫中幾個年輕人的玩具。

它的 CEO 必須認識到這一點,而不是繼續放縱自己。

是的,馬克·紮克伯格曾得意洋洋地給自己印了

「我是 CEO,賤貨」的名片。

但你能想像他今天會發這張名片嗎?

 

2. 互聯網的改變

美國線上(AOL)創始人史蒂夫•凱斯(Steve Case)

在他的書《第三次浪潮》裡說,

隨著矽谷資本流向互聯網之外的行業中去,

任性(headstrongness)這個特徵也越來越不合時宜,

“將來創始人要更加多元化,需要更多經驗,

跟政府的對抗性也要更少。

”當創業公司開始面對政府、醫療體系和運輸行業時,

過去創始人那種忽略所有、打破所有的方法,

顯然會碰壁。創始人肆無忌憚地任性,已經不合時宜。

 

 

為什麼資本要卡蘭尼克離開

讓他改不行嗎?

知名科技記者尼克·比爾頓(Nick Bilton)

在《名利場》網站上的一篇文章裡,

用「波波玩偶實驗」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個實驗的大意是,

兒童通過觀察和模仿成人的暴力行為學會攻擊玩偶。

在比爾頓看來,這種情況也發生在 Uber 員工身上。

卡蘭尼克的激進風格被 Uber 的高管和員工們模仿,

Uber 甚至會刻意去找具備卡蘭尼克特質的人加入。

 

遵循 CEO 性格,連犯法也在所不惜?

一位求職者在 Uber 面試時,面試官告訴他

「因為我們知道自己是正確的,

所以我們違反了法律規定」,

還問他有沒有過類似的經驗。

Uber 曾為了反刷單在應用中

植入了侵犯使用者隱私的程式,

也讓蘋果 CEO 庫克沖卡蘭尼克發火。

要求卡蘭尼克辭去 CEO,

是因為他是這個玩偶實驗的源頭。

只要他在,公司就會被困在這個波波玩偶實驗中。

當然,人和事都是會變化的。

誰又能肯定,卡蘭尼克不會上演一齣約伯斯式歸來?

 

雖然說創新就是要打破既有規則

但是太過踰矩也是會物極必反的呀!

 

上面跟大家分享的文章,

是摘自《得到》的內容,

在 APP 裡還有音訊可以用(楊蕾撰稿、傑克糖講述),

像我一樣利用上下班途中,戴上耳機多聽各方說法,

也是一種做功課的方式喔!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得到

得到

得到是羅輯思維團隊推出的主打知識服務的App 通過訂閱專欄、付費音頻、電子書等方式 為網友每天提供有價值感的知識內容。

得到是羅輯思維團隊推出的主打知識服務的App 通過訂閱專欄、付費音頻、電子書等方式 為網友每天提供有價值感的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