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作者:Ryan
世界棒球經典賽台灣狠吞 3連敗,
畫下句點,無緣晉級,
不僅球迷失望,
連站在場上為國爭光的球員 都很難過,
他們不是不拼,也不是不努力,
而是台灣棒球協會與體育署之間出了很大的問題。
不管是溝通、經費等,
幾乎在每次的世界體育賽事,
都會被拿出來檢討,
但實際又有什麼作為與改善呢?
繼續放任下去,
還會有球員願意為國家出賽嗎?
繼續看下去…
經典賽全名為世界棒球經典賽,
3年舉行一次,
由國際棒球總會及美國職業大聯盟
共同策劃的國際棒球大賽,
由於夏季奧運與美國大聯盟的球季有衝突,
所以大聯盟球員一直都沒參與,
而經典賽是首次有大量大聯盟球員參與的高水準賽事。
台灣唯一負責接洽世界級棒球比賽的單位,
就是中華棒球協會。
1.今年經典賽 總教練人選吵不停
桃猿隊放話:拒絕出賽
從經典賽開始之前,
中職、中華棒協、體育署
就因為總教練人選一度難產,
體育署提出「一條龍」主導經典賽,
並提出義大犀牛總教練葉君璋擔任總教練,
但這2項提議都遭到體育署拒絕,
雙方不歡而散。
最後體育署圈選統一獅教練郭泰源為總教練,
中職卻認為不受到尊重,
搞到最後連Lamigo桃猿隊都放話說,
今後開始球隊不再派球員參加
「非」中職聯盟主導的國家隊。
原先台灣職棒的隊伍已經剩 4隊,
又少掉 1隊的人力,
不管士氣、陣容,都已經先輸掉了!
2.棒協、中職吵不停
最大問題:錢
爭總教練只是其中一個問題,
最大的問題在「經費」。
中職棒球公會主任趙子雄表示,
棒協與中職之間的權力義務關係,
沒有分得很清楚。
不管是去年開始的世界 12強比賽,
或世界棒球經典賽,
隊員幾乎都是本土與旅外職棒球員組成,
所以在賽前都要徵召、協調,
然後組隊訓練,最後出隊比賽,
過去幾年都是由中職負責組隊和訓練,
最後由棒協帶隊出賽,
但組隊及訓練都需要資源,
可是最後是由棒協帶隊出國,
帶隊出賽其實是有收益的,
包括:所有贊助、補助、門票、獎金等,
但這些利益,都沒有跟中職分配清楚。
3.棒協領補助款 上億元
卻把「國家隊」 視為「祖產」
從2013年經典賽棒協收支結算表看出,
光是教育部體育署補助款就高達 1500萬,
當時主場在台中,所以市政府也補助 1350萬,
加上其他補助,總金額高達 9千3百多萬。
今年的經典賽,體育署更砸下重金,
光是賽前組訓,政府就補助了 5千多萬。
棒協秘書長林宗成回覆說:
國家隊的組訓業務,
跟各個協會的「祖產」是一樣的。
棒協能把「國家隊」視為「自家產業」,
是因為棒協是由世界棒總認證,
舉辦國際賽時,台灣唯一的窗口。
4.棒協收支明細 不清不楚
甚至還有單據 沒有核章
而教育部在這幾年的棒球補助款上,
全權委託中華棒協,
在2015、2016年時,
總共的補助款超過億元,
是各個單項運動最高的,
到底這麼多經費,到底用去哪?
立委徐永明查看棒協財報細目表,
發現其中金額是有問題的,
表單裡沒有門票的收入,
然後調閱近年協會收支表,
從2013經典賽收支結算表發現,
包括住宿費、膳食費、交通費等,
竟然都跟財報上的小計不一樣,
甚至還有單據沒有核章,
讓人懷疑,裡面有沒有虛偽不實的情況?
5.究竟是棒協給的 資料有問題
還是體育署 沒有仔細查看?
針對這些帳目、資源分配不均的問題,
棒協秘書長林宗成表示,
「體育署都知道我們在做什麼,
假如一發現不對,他早就來糾正你。」
雖然體育署有責任,
但也讓人不禁懷疑,
棒協是否都把責任推給體育署。
所以徐永明認為,
整個體育署都在放縱棒協做這些事,
是棒協給體育署的資料有問題,
還是體育署沒有仔細查看?
6.500萬元的 情蒐計劃書
被諷:比大學企劃書還簡陋!
除了帳目上的問題,
這次也爆出棒協花費 500萬元公款的情蒐計劃書,
被網友嘲諷說:
「比大學系學會企劃書還簡陋」,
原先是向體育署申請大約775萬的經費,
包吃包住包交通,還額外編列60萬預算,
稱是代課鐘點費和購買他國球隊情蒐,
讓外界批評是在浪費納稅人的錢!
補助應該是 用在球員上
但工會的訴求 卻沒有回應
棒協拿了這麼多錢
真的有用在球員身上嗎?
真正上場比賽的是辛苦的球員,
那棒協有重視到他們的權利嗎?
曾經2014仁川亞運期間,
棒球工會就向棒協提出 4大訴求,
包括:球員保險、任何會議
都須邀請球員工會代表出席、
應有工會代表處理球員權益問題、
若收益項目與球員有直接相關,
應分配給球員或工會。
經過幾次商討,僅針對「保險」有部分討論,
但也沒有具體成果,
對於其他3項,
仍沒有一個相關單位願意給予正面回覆。
棒協漠視 球員權益
還有誰願意 「為國爭光」
假如這些訴求沒有達成,
怎麼叫球員出國比賽,
又怎麼讓旅外球員願意回來為國爭光呢?
就保險部分來談,
過去為「中華隊」受傷的球員,
已經多到數不完,
像是近期的例子:高國輝、高志綱等人,
不但影響前途的發展性,
再嚴重一點可能就此毀了自己的棒球生涯,
運動員的職業壽命本身就不長,
真的禁不起大傷一場,
如果因為代表「國家」而受傷,
無法繼續與球隊續約,
又沒有保險理賠,
國家難道會養這些球員一輩子?
棒協漠視球員的權益,
早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過去就有鬧出,球員在日本比賽沒早餐吃,
還有機位沒有處理好等等事件,
棒協常常一邊喊著「為國爭光」、
一邊「自己賺錢」,
根本沒看到球員的辛苦,
領了這麼多錢,
有注重到這些球員的權利嗎?
到底是棒協在比賽,
還是球員在比賽?
希望經過這次事件,
棒協能注重這些國家代表隊的球員,
讓更多本土、旅外的職業球員,
願意參賽「為國爭光」。
本文為CMoney官方編輯整理新聞撰寫
受著作權保護,請勿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