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薪水 25K,誰能存到錢啦!投資達人告訴你 1 個關鍵....可以每月多存 3 萬元,絕對要知道

阿升

阿升

  • 2017-01-16 12:01
  • 更新:2018-07-29 00:44

 

 

是不是該放棄主動投資呢

在<認識被動投資>的系列中

我提到了它的諸多好處

所以  在伯格等人的推動之下 

現在指數化投資已成為投資主流之一
在台灣   "台灣 50 "等 ETF 也愈來愈受投資人的青睞

可能有人會問:

那是不是所有人都應該放棄主動投資

而選擇被動投資呢?



投資最好的方法

就是買便宜的指數型基金

其實巴菲特也認為

對於什麼都不懂的門外漢來說

最好的方法就是買便宜的指數型基金

他又說:

「買股票有兩大錯:

1. 買錯時間和賣錯時間  

 2. 支付高費用」

「當別人恐懼時要貪婪

別人貪婪時要恐懼

但別以為你的聰明才智會勝過市場

 極少人適合當積極的投資人」

 

 

 

 

什麼都不懂的門外漢

適合長期投資

大部分的人確實比較適合做指數型基金

只要你乖乖的長期投資

你就不會買賣錯時間 

也不必付出高額手續費

但是  巴菲特也有一個前提:  

「對於什麼都不懂的門外漢」

言下之意

好像是可以透過努力  

就能獲得打敗大盤的報酬

但問題就在於這個努力是要花多少時間

就算真的能打敗大盤  

報酬率又能高出幾個 %  這樣值不值得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每個人在工作之餘  

所擁有的空閒時間不同 

每個人收入也不同

這些會影響你的決定

假設你是一名醫生

 一個月收入15萬

但你的工作時間很長  

你的心思也都花在拯救病人

這時候  買 ETF 就是個好選擇
 

鼓勵年輕人主動投資

但是  對年輕人而言  

我是比較鼓勵主動投資的

理由有 2 個: 

1. 這樣賺比較多  

2. 研究投資的過程中,你會得到其他有價值的東西

關於第 1 點  

不用太多解釋  每個人都想賺錢

我本人並沒有像綠角那麼悲觀 

要長期打贏大盤  的確沒有那麼簡單  

因為有很多外在因素會干擾你

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做到

我現在很難直接拿出證據證明這個論點是對的

但我確定第  2 點是可以得到的

就是學習投資有許多附加價值

這些附加價值你應用在其他領域上也非常有用

 

 

 

 

從停損 學人生

舉個例子來說

"停損" 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很困難的  

因為它違反了人性

在心理學上  這叫 "被剝奪超級反應傾向"

它的意思是人失去造成的痛苦

遠超過得到帶來的快樂
人在失去財產、愛情、友誼、權力

機會、身分等有價值的東西時  

會做出不理性的激烈反應

如果你今天花了 10 萬元買股票

買了以後馬上遇到金融風暴  

股票價值只剩 5 萬
就算經過你理性評估  

這檔股票要賣

但你卻很難下的了手

因為賣掉就代表這個損失就真的發生了

而且你不只損失的是 5 萬元  

還有你的自尊  人是很難承認錯誤的
這會讓你非常痛苦

所以很多投資人就會死抱著股票

寄望有一天能夠"至少打平"   直到毀滅為止

我一位同學的父親
原本在大陸當台幹  

一個月薪水 10 多萬  家庭本來很好過 

後來想創業  

於是像親朋好友募了數千萬  蓋工廠  請員工
過個幾年 生意做不起來

但就繼續撐 (因為這還牽扯到面子問題) 

所以  家裡的房子也賣掉了 

直到無法再撐了才放棄   留下一堆負債

回到我們的主題  學習投資的好處就在這

你要去練習 "停損" 這件事  

不適合的股票就要換

這樣子在未來  當你做出錯誤的決定時  你也比較能當機立斷

這只是學習投資的其中一個好處 

如果你真的肯花時間  你會得到很多

但如果你像我一樣

想要賺更多

也想要對投資這個世界有多一點的了解

(當然你還必須要有一點肯冒險的性格)

 

我認為 學習投資

你會得到很多附加價值

阿升

阿升

台大資訊畢,目前在軟體業。 求知慾旺盛,喜愛結交朋友,體驗新事物。 興趣是閱讀,閱讀範圍無所不包,商管、投資理財、養生...等,只要能讓我的人生更幸福的我都看。 偶像是巴菲特、蒙格。 喜愛的話:Stay hungry,stay foo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