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文有整理的年底會漲股裡
近年以來漲12%以上這麼多檔
不必對此感到太驚訝
它是一個長期以來合理的人為現象
問題在於:怎麼選?怎麼出場?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贊助商提供)
上一篇文裡,選出太多檔標的會給人一種浮爛的現象
認為這樣選出來,會不會不可信賴?也不知要如何下手?
就好像軟體常常一下子跳出來一堆代號
你一定覺得這不可能都會成功吧?
但是 ...
這看似浮爛的選擇
卻造成如此「量」與「質」的巧合性:
一、量的部份:
就是連續五年每年不缺席都漲 12 %以上
這已經是統計上顯著的人為 ( 上篇文有計量剖析過 )
要拿出比這更好的證據,恐怕已超出科學與人的力量
二、質的部份 :
我特別留了時間給大家看這些標的
還照代號順序排出來 已經明顯到連新手也看出這其中的弊端了
會有那麼剛好的事嗎
50檔全部是電子(只有一檔不是)
就不能多出幾個傳產金融嗎
理由就是,當下電子較容易作帳
三、族群的部份:
因為電子股還是細分很多種類
但是,有沒有那麼整齊 某一類居然全上榜
這個族群因為太明顯了 我不直接講出來了
還是一句老建議 —— 自己評斷吧!
有的人作股票作久了,
對很多分析都會感到懷疑有漏洞
我已經善盡檢查論述之責了
就是不要說讓自己老就是
沒有異狀的現象
在那邊拼命想分析出結果
而明明一字排開就明顯是是有鬼的
卻不去抓?
出場原則很簡單:
進場價乘以1.12 達到時就出場
如果10元買,那每天就設11.2賣出
不限定一定在一月,
如果十二月就達標,那麼當下就出場
有時等到一月不見得會更高
因為也許有的股價從十一月就開始發酵了
出場後資金上還可以作別的轉進
標的選擇上的考量時
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
11月如果是長紅的,那麼這個效應也許有提早發動
可以避免 12月會有可能陷入整理
雖然有人說長紅才好,表示有人在拉更飆
但我們的初衷是那 12 %,這點可能一開始要想清楚
第二點:
資金分配到四五檔以上吧!倒不是很懼怕它不動,
而是分散後有的股票會先動,先有機會達標賣出
減輕掉持股比重太大的壓力,不但分散個股
類股也要考量,分開到不同產品的族群
第三點:
選了一些後,就自己檔數可以觀聽研究的能力
(有的人可以研究二三十檔,有的人五六檔就很吃力)
稍微了解自己投入股的產業消息,對來年也會很有幫助
第四點:
線型上不要太拘泥排列型,畢竟現在只是要偷個12%
不是要找飆股跟它拼,中性排列搞不好作起來更穩
第五點:
雖然充滿希望,也不要老想著買更低最好,
全去買價格在月開盤價以下的 ( 其實也沒差 )
但覺得適當地隨機更可以顯出您的操作心態中立
不會因為執念影響達成的速度。
第六點:
選擇上,價位高低能平均當然也是符合隨機原則,
不過如果股價很高,
也許是因為長多頭造成的效應使得它長期上漲被選出
但是如果價格不高 ,那就表示它是有漲有跌並不是一路上去,
而真的是特別在12月才會發揮它的實力
一般人在選股上的考量,
例如:糾結突破、放量攻擊、底部、籌碼吸入
我這邊都是不看重的
他們訴求百中選一的飆股
而我們這趟目的不是
快速結論:
所以 寬鬆的基本考量是基於前置選項已具備足夠背景
我自己也驚訝在細想過後 自己的原則是如此寬鬆
若喜歡我看的股市的角度,持續觀注進一步研究
請加入 "當沖上班族黃唯碩" 粉絲團
會提供最新的研究與看法!
【提醒:本文僅為個人操作記錄與心得分享,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
若有提及案例僅為教學範例,請自行判斷謹慎評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