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美股指數屢創新高,但背後是「七巨頭」科技股拉抬,使大盤失衡,被質疑已無法反映真實經濟表現。
近期華爾街聚焦人工智慧(AI)熱潮,投資人積極擁抱 Nvidia(NVDA)、Microsoft(MSFT)、Meta Platforms(META)等科技巨頭,這些公司股價帶動標普500(S&P 500)指數持續攻頂,形成史無前例的市場集中現象。事實上,這七家最大權值股已占S&P 500總市值約三分之一,導致指數表現嚴重偏離其他成分股及美國整體經濟脈動。
深入觀察,今年S&P 500整體上漲逾8%,但排除前七巨頭,其餘493家企業平均僅漲幅5%,反映市場“金字塔化”。甚至,部份板塊如醫療、能源、地產今年來表現沉弱,唯獨本週小型股如Russell 2000有短暫超越大盤表現跡象,顯示板塊輪動仍不明朗。投資人長期倚重S&P 500判斷經濟景氣,「大盤即經濟」這套邏輯卻因AI熱衷與權重失衡逐漸失效。如資深策略師 Art Hogan 所言,「真正能反映美國經濟的,應該是整體市場而非少數AI寵兒。」
部分零售、非科技領域遭受關稅與消費疲弱影響,如Walmart(WMT)、Target等財報不如預期,而Lockheed Martin(LMT)、Enphase Energy(ENPH)等亦因業績不彰遭下修,突顯美股已非全面性繁榮。其中,Walmart受美國政府關稅政策影響,成本逐週上升但選擇自行吸收,僅部份商品小幅加價,並調整營運預測以因應未來壓力。
市場專家認為,如今投資人解讀美股指數、預測經濟,恐需改以S&P 495或等權指數(如RSP),脫離「科技金字塔」迷思。雖然現階段AI科技仍有助支撐美國經濟、激發消費信心,但一旦科技巨頭回檔,可能引發市場財富大幅蒸發,經濟滑入衰退風險升高。總結來看,未來美股走向勢將取決於科技股動能以外的基層經濟改善及政策變動,分散投資與關注市場「內部健康」將成為長線布局關鍵。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