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擬以CHIPS Act資金換取Intel股份,牽動全球半導體治理風向,AI市場競爭勢局將出現重大變化。
全球科技股近期劇烈震盪,焦點落在美國政府計劃入股Intel (INTC),引發半導體治理架構首次劇烈變革。白宮已證實,正考慮以CHIPS Act補助,換取Intel約10%的股份,此舉被視為美國加強創新與產業自主權的重要信號,但同時也激起市場對政府干預的高度關注。
此一政策最核心目的,在於提升美國本土高階半導體製造競爭力。近年來,Intel在與Nvidia (NVDA)、Samsung、TSMC等全球晶片巨擘的競逐中,逐漸落後,特別是在AI晶片領域被NVDA搶走主導地位。透過直接持股,政府有望支援Intel於美國俄亥俄州建設旗艦級廠區,縮短技術差距,並減少對外國供應鏈依賴,進一步鞏固國家安全。
值得留意的是,該案不僅帶動Intel本周股價大漲7%,日本科技投資巨頭SoftBank也宣布投入20億美元購入其股份,顯示市場對Intel轉型有所期待。然而,此舉卻引來專家與學界多元反思。根據投資顧問Zero One的分析,美國政府在半導體重點產業尋求參股合乎政策邏輯,但此種深度干預恐使企業經營效率受阻,也可能使其他企業對政府補助意願下降。
就風險面向來看,市場批評若政府入股成效不彰,恐損及納稅人利益,形成公共資金在高風險產業的暴露。此外,學者Kevin J Fox指出,相較於金融危機時政府救助破產企業,目前Intel仍具競爭力,此例若成真將開創極為罕見的公私混合治理模式,但也增加企業決策複雜度。
在此同時,全球半導體投資正面臨巨大變動。美國政府不僅與Intel談判,同時也陸續與NVDA、AMD簽署中美晶片銷售分成協議,擴大政策工具箱,不斷改寫政策與市場交互的遊戲規則。普通投資人與產業領袖需密切關注後續,特別是美國政府持股模式是否推廣到更多企業,以及此舉對全球產業競爭與供應鏈安全影響。
金融、科技、政策三方交織下,不論是產業界或投資人皆面臨重大挑戰與全新可能:美國政府若積極參與科技業,不僅將重新定義國產半導體的戰略地位,也勢必改變全球AI產業布局。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