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ftBank注資Intel、Arm啟動AI晶片自主研發,業界再掀新一輪技術與產業戰局。
全球人工智慧晶片競賽愈演愈烈,投資動作頻頻踩油門。日本科技巨擘SoftBank(OTCPK:SFTBY)最新宣布投入20億美元成為Intel(NASDAQ:INTC)第六大股東,外界預期此舉不只鞏固與Arm Holdings(NASDAQ:ARM)在AI領域的多方面合作,更為Arm開展自研AI晶片布局提供關鍵產能支援。Wells Fargo分析師指出,這筆投資為Arm日後自製AI晶片之晶圓代工資源,增添更多選項。這場資本與技術雙頭馬車加速下,AI產業版圖正悄然重塑。
回顧去年,Intel Foundry Services(IFS)與Arm展開18A製程合作,目標推動智慧型手機、汽車、物聯網及資料中心等低功耗SoC(系統單晶片),架構擴大全球AI應用深度。SoftBank更是持有Arm高達87%股份,一年來陸續併購了英國AI晶片設計商Graphcore與高效能AI運算新創Ampere,投資版圖向橫跨半導體至基礎AI應用延伸,近期成為OpenAI主要資金支持者,展現其搶位全球AI霸主決心。
除布局產能外,Arm積極擴編技術團隊。今年7月執行長Rene Haas表示,Arm已大幅提升研發投入,目標是推出自主AI晶片。近期相繼延攬Amazon(NASDAQ:AMZN)AI晶片部門主管Rami Sinno,他曾主導亞馬遜自研的Trainium及Inferentia,專為大型AI應用而生;也找來HPE(NYSE:HPE)前系統設計高層Nicolas Dube,以及兼具Intel(NASDAQ:INTC)與Qualcomm(NASDAQ:QCOM)背景的資深晶片工程師Steve Halter,技術布陣火力明顯增強。
分析人士認為,此波由資本驅動的技術整合,揭示AI晶片產業紛爭新態勢。傳統晶片設計商正面臨兼具資源、研發與生態圈運作能力的巨頭壓力,格局不僅考驗技術創新,更賽競基金效率與跨界合作。部分業界人士則提醒,雖然自研晶片利於掌控生態,惟研發成本、產品線整合及市場接受度仍有不小挑戰,Arm須持續釐清產品定位以鞏固市佔。
展望未來,AI運算需求帶動的晶片迭代與產業整併速度將更勝以往。SoftBank與Arm能否借Intel合作突破產能瓶頸、塑造全球領先AI半導體供應鏈,成為市場最關注的焦點。整體來看,AI晶片賽道已步入「資金+技術」雙主導新時代,產業發展值得高度留意。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