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AI軟體創新及美股科技龍頭硬體壟斷,促使全球資金重新布局科技股版圖。
中國AI新星DeepSeek宣布V3.1模型更新,擴大語境處理能力,顯示即使缺乏Nvidia (NASDAQ:NVDA)等高階AI晶片資源,仍能在軟體創新上持續快步推進。這次升級突顯中國廠商AI野心,並反映其在全球「AI軍備賽」中選擇就地突圍,在技術突破與美國供應鏈限制之間形成微妙的競爭態勢。
回顧今年初,DeepSeek的R1模型曾令美國市場大感意外,掀起對中國AI競爭力的討論。不過,由於難以取得Nvidia最新硬體,DeepSeek下一波R2旗艦產品延宕上市,成為中美發展差距的縮影。即使如此,中國團隊持續針對軟體層面做推陳出新,正追趕美方軟硬整合優勢。
有意思的是,AI話題不僅帶動技術創新,也悄然改變全球資金流向。根據HSBC最新對近300檔新興市基金的調查,2025年以來資金對中國科技股曝險大幅提升,尤其是阿里巴巴 (NYSE:BABA)等指標企業受惠AI熱潮,更成為今年 MSCI 新興市場指數表現主力。這波資金回流,甚至彌補了過去一年對中國市場的高度低配,反映全球資金逐漸回歸理性評價北京政策及AI前景。
事實上,華爾街現階段依然看好Nvidia憑藉領先硬體技術,鞏固全球AI產業生態圈,但對中國團隊能否靠軟體突破硬體瓶頸,仍抱持高度關注態度。不少基金經理選擇分散布局阿里巴巴、小米和比亞迪等新經濟龍頭,以因應美中貿易與技術政策雙重不確定風險。
綜合來看,中國AI產業已在美方晶片封鎖下展現不容小覷的韌性與創新力。無論供應短板何時補足,軟體領域持續突破,將驅動全球科技股再度洗牌。展望未來,資金能否進一步加碼,將取決於中美技術競賽與監管政策的走向及全球市場信心回溫。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