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ftBank加碼Intel,助攻Arm自研AI晶片,牽動全球晶片產能與AI競賽布局。
隨著全球人工智慧需求持續升溫,晶片供應鏈再掀新聯盟。近期,軟銀(SoftBank,OTCPK:SFTBY)宣布斥資20億美元投資美國晶片巨擘英特爾(Intel,NASDAQ:INTC),不僅成為英特爾第六大股東,也為旗下英國晶片設計龍頭Arm Holdings(NASDAQ:ARM)自製AI晶片計畫注入新動能。業界分析指出,這場資金與技術合作,儼然成為全球AI高效運算布局的關鍵棋局,牽動新一輪科技產能與供應鏈重組。
軟銀長期持有Arm高達87%股權,在推動Arm進軍自研晶片的過程中扮演主導角色。根據Wells Fargo分析師報告,軟銀此次投資英特爾,除分散資本配置,更明顯是為Arm即將問世的AI晶片尋找策略性產能後盾。2023年,Intel旗下IFS與Arm宣布合作,能把Arm架構晶片導入Intel最先進18A製程,率先應用於行動、車用、物聯網以及資料中心領域,攪動高效能、低功耗晶片設計新戰場。
除了產能保障外,Arm近來積極攬才,包括網羅Amazon(Amazon, AMZN)AI晶片主管Rami Sinno,進一步深化自製AI晶片研發實力。Sinno負責開發亞馬遜自家AI晶片Trainium與Inferentia,是業界公認的AI硬體高手;Arm也招募了前HP(HPE)與Intel、Qualcomm(QCOM)的資深設計工程師,組成跨國頂尖硬體團隊,目標一舉搶攻雲端、終端到資料中心的AI晶片主導權。
軟銀近年積極在AI領域橫掃全球,多次收購英國AI晶片新創Graphcore與美國高效能AI公司Ampere,同時成為OpenAI主要資金支持者。這也意味著,軟銀圖謀串連設計、製造與技術生態圈,將其扶植的Arm推向自製AI晶片、開拓新世代人工智慧大市場。
市場普遍看好這場合作帶來的想像空間,但也有分析警示,晶片自製難度高,產能規劃、先進製程進度、AI市場需求變化,是Arm與軟銀未來能否主導全球AI硬體生態的最大挑戰。面對AMD、Nvidia(NVDA)等競爭對手快速崛起,產業輪廓仍迅速變化,未來晶片霸主將如何演化,值得持續關注。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