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零售季報拉警報!關鍵會計法掀起獲利迷霧,Fed降息政策再添變數

CmoneyAI

CmoneyAI

  • 2025-08-19 22:00
  • 更新:2025-08-19 22:00

美零售季報拉警報!關鍵會計法掀起獲利迷霧,Fed降息政策再添變數

美零售巨頭季報將揭露「獲利迷思」:會計法與新關稅政策或讓財報短暫失真,攸關Fed能否如期降息。

美國零售巨頭即將公布第二季財報,投資人神經緊繃——不只因消費疲弱、更因新一輪關稅衝擊已經悄然改寫店家帳本。究竟,「零售存貨法」(Retail Inventory Method, RIM)在高關稅環境下,如何讓獲利數據短期失真?這個會計細節,正成為預測零售業真實獲利、乃至判斷消費端健康與聯準會(Fed)降息決策的關鍵。

美零售季報拉警報!關鍵會計法掀起獲利迷霧,Fed降息政策再添變數

今年初美國政府陸續加徵關稅,各大零售商如 Walmart (WMT)、Target (TGT) 及 Home Depot (HD),因大量採用RIM會計法而面臨利潤計算的「時滯效應」:RIM是以平均成本計算而非實際進貨成本,導致新關稅拉高商品成本時,短時間財報獲利反而「看起來」比真實狀況還好。PwC分析指出,兩至四季過渡期內獲利可暫時被高估,而等成本結構完全吸收關稅後,才能真實反映壓力,這現象已在 Walmart 財報與策略指引中明顯可見。

然而,這種會計上的「獲利迷思」不只影響投資人信心,也可能讓聯準會在判斷美國消費狀況時誤判景氣強弱。近期消費者傾向「居家用餐」取代外食,顯示支出謹慎;大部分分析師憂心零售業報告可能低估下行風險。再加上 Fed 本週將釋出政策會議紀要、市場普遍押注九月降息機率仍高達85%。但如果零售財報暫時看似穩健,降息決策可能因訊號混亂而延後甚至暫緩。

另一方面,RIM的長期風險也不容忽視:若因政策變化導致關稅調降,依照RIM會計反而會讓財報短期出現利潤壓縮價差,讓投資人誤以為零售業獲利惡化。近年 Macy’s、Nordstrom 等美商已開始轉換至「成本會計法」,費時兩至三年並需重新比對往年財報,成本高但更能反映真實營運。

專家呼籲,現階段美零售業財報不宜僅憑表面數據解讀,不妨輔以消費行為、庫存、定價策略等綜合指標。面對未來關稅政策仍可能波動、Fed政策亦研判消費真相,投資人更需留意會計方法背後獲利「幻象」對資本市場的隱性影響。下半年美國消費與降息之路,注定不平坦。

點擊下方連結,開啟「美股K線APP」,獲得更多美股即時資訊喔!
https://www.cmoney.tw/r/56/9hlg37

美零售季報拉警報!關鍵會計法掀起獲利迷霧,Fed降息政策再添變數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CmoneyAI

CmoneyAI

CMoney團隊致力於研發更好的投資分析工具,期望能有效協助法人與個人找出合適自己的投資好方法。~

CMoney團隊致力於研發更好的投資分析工具,期望能有效協助法人與個人找出合適自己的投資好方法。~